清华大学学生赵文颖。

北京大学学生巫旖梦。

复旦大学学生贺筱煌。

中山大学学生丘沐梓。

南京大学学生石霭青。

2018高考进行时

不到一个月时间,2018年高考就要拉开大幕。

“时间不多了,却感觉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复习”

“明明是快要冲刺了,却泄气了,浑身没劲”

“想好好利用这最后的备考时间,却无从下手”

……

高考前一个月,因学习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少考生陷入了有冲劲却没有方法、有压力却难以排解的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顺利通过这场大考?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2017年梅州数位高考牛人,和各位考生分享他们的备考经历和高分秘笈。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张柳青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打牢基础海量刷题

分享者:赵文颖,理科,高考总分670分,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一身花布长裙,盘起长长的头发,笑起来时脸庞出现浅浅的酒窝,理工科女生赵文颖浑身散发着文人墨客的气息。

赵文颖是东山中学2017届高考生。去年高考她取得了总分670分的好成绩,其中理综科275分,现在清华大学读书。

问及她高考冲刺时的备考方案,她说,在临近高考一个月里,她保持着大量习题训练,并将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基本保持着早上6点半起床做早操,而后到教室里学习,先做一套理综选择题,然后开始早读,巩固文科的识记内容。之后会在课间利用零碎的时间思考一些错题或者放松一下。中午时,赵文颖习惯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做一套英语套题(除去听力和作文)。

一天中,她重点利用晚修时间,用来做数学和理综的限时训练,模拟高考时的感觉。“到了后期停课以后,我也延续着刷题的策略,并且尽量做到完全模拟高考的时间,比如上午做语文理综,下午做数学英语,做理综和数学的时候严格控制时间。”赵文颖说,在做套题的同时,她会注意完善答题细节,包括答题格式、解题过程的书写等。

但她不建议所有考生按照她的时间安排进行最后冲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想要获得大幅度的进步有些困难,因此,一定要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收益最大的地方,也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赵文颖说,虽然她受益于“题海战术”,但她并不建议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在临考时一味刷题,盲目地刷题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将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获得的收益。“对自己的复习规划还不够清晰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的丰富经验,请老师提出一些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备考建议。”

赵文颖认为,高考四门科目中,文综、理综占分比例大,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她建议不同层次的学生备考理综和文综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考前应尽快熟悉课本,理解基本概念,争取拿到基础题部分的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熟悉课本的同时也要多总结难度较大的题目的解题技巧,力求在基础分拿满的情况下多拿到中高档次题目的分;而基础几乎没有漏洞的学生,追求的往往是拿满分或者尽量少扣分,这时候要更注重快速地整理解题思路,并形成良好的解题规范。“要特别强调的是理综的选择题,一题6分,不管对哪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错不起"的。想要在选择题拿高分,一要确保速度,二要确保准确度,而这些都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培养。”

沉下心回归课本不钻研偏题怪题

分享者:巫旖梦,文科,高考总分640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长相清秀甜美的巫旖梦是梅州2017年高考的牛人,在去年的高考中,她取得了640分的高分,其中数学148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从小学到高中,巫旖梦的成绩其实并不是特别拔尖。高一入学时,她的成绩在年级前300名的位置;到了高二,她的成绩才不断提升,进入年级前100名;进入高三后,她的成绩也是保持在100名之内。

在巫旖梦看来,高考就像一场马拉松,从小学开始起跑,到了考前一个月就像临近冲刺,“考前一个月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能绷得太紧。”巫旖梦说,高考前一个月她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在学习上主要完成学校发的套卷和平时的基础练习题,没有另外找题做。每天按部就班,该上课就上课,课外休息,课外活动也不落下,“在轻松的状态下,复习反而事半功倍。”

因此,巫旖梦建议即将赴考的高考生,考前一个月要沉下心回归到课本中,从课本的知识延伸出去。第一,不要想着钻研偏题怪题,因为高考绝大部分还是常规题目,要尽力拿到更高的基础分,当然如果有比较薄弱的知识板块也应当抽出时间来重点复习;第二,作为文科生,在背书时要注重课本整体的框架,整体复习,不要纠结于小的知识点,同时要把零碎的知识点用线索串起来,考试时按照自己的框架去分析问题;第三,遇到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再反反复复去读背或练习了。

语文科在高考中很重要,甚至有人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巫旖梦认为,到了备考的最后阶段,语文学科的复习,基础知识是关键。基础知识上的失分,有时很难用试题后面“能力”方面的“优势”弥补。所以,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必须系统梳理,重点突破。不必做过多新题难题,题海战术既浪费精力又没有效果。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把已做过的题目梳理好,要相信三年用心的积累,一定胜过一时的匆忙操作。也可以把前两三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重新做一遍,以理解命题者的思路、领会命题的方向,总结一些解题方法。

“作文是语文的大头,最后这段时间要花些工夫在积累素材和思维训练上面。”巫旖梦表示,这个素材不是去背一些优美语段篇章,而是关注一些国内新闻、网络事件,写作时让自己的作文言之有物。在收集整理素材的同时,还要注重思维训练。“特别要提醒的是,近年来作文题目经常会与社会现象结合,在分析时一定要体现自己的逻辑思考,不要写些假大空的套话,有的时候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效果会更好。”巫旖梦说,如果不是平时有尝试、比较得心应手的话,写作文时还是建议不要出奇制胜,要求稳。

探索普遍规律总结答题技巧

分享者:贺筱煌,理科,高考总分654,现就读于复旦大学

在去年的高考中,贺筱煌总分654分,作为理科生的她,语文取得了133分的高分,获得全市语文单科第一。

贺筱煌现在就读于复旦大学自然科学实验班,回想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她说,仍旧心潮澎湃。“大量的习题、考试让我们在后期已进入疲乏状态,但每天早上起来,还是给自己"打鸡血",全力以赴做好备考。”

在后期备考时,贺筱煌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备考中。“我从小热爱阅读,所以对语文有浓厚兴趣,到了后期,我认为其他科目的分数已基本定型,所以主抓语文,希望能通过语文成绩的提高,拉动总分上一个台阶。”

事实证明,她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备考策略是正确的。在语文备考中,贺筱煌主要是做套题,每做一套试卷,她都把自己的答案认真写下来拿给老师批改,老师批改完后,会及时告知她哪个地方的回答好,哪个地方的回答欠妥,如何回答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老师的建议,她会对套题进行重新梳理,总结答题思路。

“慢慢地,我就积累了一套应对各种题型的方法。”贺筱煌说,当她把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后发现,所有题目万变不离其宗,简答题好像变成了填空题,不过是从文中筛选信息填到空里。“我的建议是,这段时间请同学们千万要多和老师交流,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是优质反馈的重要来源,有时甚至有"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效。”

去年备考阶段,正是“一带一路”倡议宣传最密集的时候,这也使贺筱煌注意到这个新闻热点。作为理科生,她较少关注时下新闻,对热点概念较为一知半解。所以她就去请教文科班的朋友,让她解释“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涵义,及如何正确运用到作文当中。“没想到高考作文中就有"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所以我觉得考生们还是需要多留意热点,没有时间看热点新闻的理科生们,也可多向文科生请教。”

至于语文、数学、理综科的复习,贺筱煌后期主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攻克每个知识点。“最主要的还是要把握好基础知识,不管题目多难,变化多大,都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都是那几个重要知识点。所以后期基础知识的巩固比钻研难题更重要。”贺筱煌说,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不可慌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策略。

不放弃薄弱科目好好利用错题集

分享者:丘沐梓,文科,高考总分605分,现就读于中山大学

2017年高考,丘沐梓以总分605分考取中山大学。虽然她认为自己考的分数并不高,但是教过她的老师们都对这位好学、不轻易认输的学生印象深刻。在去年高考前一两个月,她硬是将政治科的短板补齐,文综的成绩从考前2个月全班中下游提高到高考时的240分,比全市文综科第一名只少了一分。

“我觉得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所以大家在备考最后的这一个月,千万不要泄气,只要好好利用这一个月,一切皆有可能。”丘沐梓说,但是这最后一个月的备考要有策略,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查漏补缺,努力把自己的短板补齐。

她认为,在最后备考阶段的复习要有框架,尤其是对文科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框架,就是说对课本的知识,能够在脑海中构造出一个提纲或者表格式、树状图式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丘沐梓说。

丘沐梓特别指出,在高考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进行查缺补漏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她在去年高考中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她表示,查缺补漏的方式可以是看着课本上的目录,想一想每个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发现有没有什么内容是不熟悉的,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学习。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复习之前的重要考试试卷。如果有错题本的同学,可以直接根据错题本上的错题去整理分类,重新做一次,这一步是查缺补漏最为关键的一步。“总的来说,复习要全面包括两点,第一点是要结合上一点所说的框架,挨个知识点去排查,不能有漏网之鱼,第二点就是要复习错题查缺补漏。”丘沐梓说。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备考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有效率,这个我觉得应该可以通过做好学习计划来解决。”丘沐梓说,在整个高中阶段她善于做规划,就算到了最后一个月,每天要复习什么内容,她也都一一做了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不慌不忙进行。

最后一个月,也是考生最容易产生“放弃”想法的一个月,“成绩可能现在还不让你满意,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说放弃,越是艰难,越要前行。”丘沐梓说,这个阶段心理的调节最为关键,如果心里有不开心的感受,一定要及时发泄出来,可以跑一跑步,做做运动,听听音乐等,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就是找别人倾诉,父母、身边的同学还有老师,他们都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其实我认为,找人倾诉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找同学,他们是战友会更加感同身受一点。找老师的话,他们不仅可以鼓励我们还可以指导我们。”丘沐梓说,总之,在最后的一个月,要相信自己,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不要害怕挫折,要努力保持平稳的心态,如果有压力或者心里面有不好的情绪,要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把它发泄出来。

备考用“二八法则”学习是八娱乐是二

分享者:石霭青,理科,高考总分641分,现就读于南京大学

拱桥般弯弯的眉毛,晶莹透亮的大眼睛、雪白的皮肤……眼前的“美女学霸”曾经只是东山中学一位学习中等偏上的学生,从高三下学期后一路“逆袭”,最后高考以641分的总分位列东山中学理科第三名。"广一模"时,我在年级里排在近二十名的位置,"广二模"进入前十,"梅二模"进入前五。”

石霭青认为,备考后期还能每次都进步,主要因为她做了大量套题后对题型有了整体把握,以及她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心态。

理综是石霭青的弱势,在高考前一月,她把主要精力放在理综的复习上。“我语数英的基础较好较稳定,当时感觉还是不要太操心的。”石霭青说,在理综科的复习中,她主要以刷套题的方式进行。“事实证明,刷套题是有用的。我高考的理综成绩比我模拟时的平均成绩要高出二十分左右。”

石霭青说,套题有助于考生培养“考感”,提升考生对考试的把控能力,并帮助考生直击薄弱知识点。“当然是在已经巩固好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再来刷套题。若是基础知识架构还没搭好,就要先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

在做套题时,石霭青建议,按照高考的时间段,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型要做好标记,整套题答完后,回顾试卷中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然后仔细看标准答案的解法和思路,如果答案设计的知识点不熟悉,还需回到课本中巩固相关知识。“我没有做错题本,而是对错题和不会做的题进行标记,之后翻试卷时,一眼就能看到,如果发现依旧不会,就用另一种颜色标记一下,提醒自己。”

虽然在备考过程中,石霭青也有情绪起伏的时候,也有过不耐烦想放弃复习的念头,但每次她都及时调整了心态。“调节的方式主要是和朋友一起做各种事情,比如说每次模拟考后,我们都要去咖啡厅谈天说地,暂时忘记考试。我和家人也保持着每天至少一次通话,聊聊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惑,这时候很多让你走入死胡同的想法就会得到解答,从而更轻松地进入复习备考状态。”石霭青说,在备考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给了她许多力量,每当孤独或有困惑时,她就会主动找他们倾诉,大人们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给予她建议,帮助她恢复好的状态。

进入冲刺阶段,石霭青认为,在烦躁时,让自己暂时脱离备考状态,可以更好地进入下一时间段的复习状态。“备考时可以采取"二八法则",用80%的时间学习,剩下20%的时间休闲娱乐,放松一下。”

作者: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