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5月8日报道:

跑步 时的一些坏习惯,可能连 跑者 自己都未曾察觉,但它们确实会让跑者消耗更多的能量,影响跑步速度。下面这5个坏习惯,就是普遍存在的。

1、双手在胸前交叉

跑步时双臂摆动,是为了配合身体运动,舒展身体形态,从而增加跑步速度、调整跑步气息的。跑步时,所有身体部位的移动都应该是前后方向,其他任何方向的移动都会增加能量消耗。

如果跑步时双臂在胸前交叉,一方面不利于上半身体态的固定,无法控制肩部和臂部的稳定,不利于 肌肉 的充分参与,增加腰部核心肌肉的负担,减缓跑步速度。另一方面,这个姿势也不利于呼吸。正确的做法应该双肘弯曲90°,双臂自然 放松,双肘前后移动带动双手的自然移动。

2、跑步时看脚

纽约的马拉松教练特伦斯·格治伯格表示:“跑步时低头看脚,会影响到正常的呼吸,不利于为身体输送更多的氧气。”因为当低头跑步时,无法让横膈膜充分打开,呼吸就不会那么轻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抬头向前看,既能充分呼吸,又能时刻注意前方的交通情况,避免一些意外事故对自己造成影响。

3、握紧拳头

有些跑者觉得,握紧拳头能够让自己浑身充满力量,跑步时更带劲。实际上,当双手握紧时,它所产生的压力会转移到前臂和双肩。“能量是传输到全身各处的,如果你的双手和双臂不能放松,最终会让双腿也感到紧张。”格治伯格说。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后,跑者需要松开握紧的拳头,让手臂和肩膀都得到放松。

4、每天都尝试加速

跑者追求速度是没错的,但速度的提升并不是只靠速度训练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充分的休息帮助肌肉修复,从而变得更强。特别是每周一次的轻松跑时,一定要做到真正的轻松。“轻松跑并不是说你的速度比比赛配速慢30秒,有很多顶级跑者进行轻松跑时,每英里(约1.6公里)的用时比比赛配速慢了2分半钟。”格治伯格说。

5、上下跳跃幅度过大

跑步是一项向前的运动,但有些跑者却错误的认为身体向上跳的越高,就能跑的越快。实际上,向上跳跃对脚踝的要求更高,而且消耗更多的能量,并不会提升跑步速度。跑者应该以自然的状态迈步,不能刻意的向上跳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