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上人死前呼出的最后一口气能得不治之症?

为什么老人说,人死咽气的时候呼出的最后一口气不能近身?

民间迷信的角度,称人死最后一口气为“殃”,被这口气上身就是“遭殃”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传统医学角度说,这种说法主要是以肺结核为代表的古代泛指“传尸病”的不治之症给闹的。本质上讲,是针对这些不治之症提出的医学禁忌。说的更白一点就是为自己(医学)的无能找借口。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当然纯属无稽之谈。

传尸病:尸疰、尸气、鬼注、殃注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就有尸体禁忌,除了各种迷信传说外,很多来自于尸体可以传播疾病的担忧。

从医学角度看,这种禁忌是有科学道理的。直到今天,我们仍有大灾(尤其是死人多的灾害)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在古代,人类没有能力认识清楚各种可以通过人尸体传播的疾病,而是笼统的称之为“传尸病”。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尸注”的说法,就是通过尸体“流注(传播)”疾病。后来也有人称为尸疰。

历代医书对于这类病候多有记载,但都是个别人随意的穿凿附会,因而众说纷纭。

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第二十三、四倆卷有《尸病诸候》和《诸注候》是这方面的专论。

尸体为什么会传病呢?

在二十三卷第一节“诸尸候”中说:“人身内自有三尸(任我行独门毒药也称三尸脑神丸)诸虫,与人俱生,而此虫忌恶,能与鬼灵相通,常接引外邪,为人患害。…… ”

就是说身体里面有虫子,这些虫子能传病。

二十三卷中,几个症候都涉及尸体传病。比如,

之六尸注候

称:“ 尸注病者,则是五尸内之尸注,而挟外鬼邪之气,流注身体,令…… 以至于死。死后复易傍人,乃至灭门。以其尸病注易傍人,故为尸注”。

之十二尸气候

称“ 人有触值死尸,或临尸,其尸气入腹内,与尸虫相接成病。其发亦心腹刺痛,胀满气急。但闻尸气则发,故谓之尸气。”

——这个似乎更几乎本问题的答案。

二十四卷“诸注候”又有另一种解释:“凡注之言住也,谓邪气居住人身内,故名为注。”

其中同样有几个“候”涉及尸体传病。比如,

之三鬼注候

称:“ 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人有先无他病,忽被鬼排击,当时或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瘥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

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注。”

之二十二殃注候

称:“ 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状,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

——这个似乎更加贴近本问题。

劳瘵

中医病因学经典,宋代陈言的《三因方》[卷十] 劳瘵(主要就是指今天的肺结核)叙论,进一步将“疰”归为“传尸病”:“ 夫骨蒸、、、复连、尸疰、劳疰、虫疰、毒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 等,皆曰传尸者,以疰者、注也,病自上注下,与前人相似,故曰疰。”

东汉刘熙《释名·释疾病》说的更直接,“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的“人死咽气的时候呼出的最后一口气不能近身”从传统医学上讲,就是“疰”或“传尸病”,也就是能通过尸体播散的传染病。其中,“尸气”、“鬼注”、“殃注”,都是指通过接触死人的“殃气”传播能“灭门”的疾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能通过“气注”传播的可以灭门的疾病似乎主要就是肺结核。在欧洲中世纪,肺结核又称为“白色瘟疫”,以对应于另一种灭绝性瘟疫“黑死病”。

天灵盖、人胆可以防治“疰”?

自古,没有传统医学不能治(愈)的病候。“疰”也不例外。

古代各种医书上都列举很多治疗“疰”的妙方。

最为国人引以自豪的《本草纲目》也有很多方子。

其中,比较“引人入胜”的人体部分(器官组织)入药人部中,“天灵盖”和“人胆”都可以用于“疰”。

不过,李时珍对人部药物很多都是持有批判的态度,“惟无害于义者,则详述之。其惨忍邪秽者则略之,仍辟断于各条之下。”

其中,天灵盖,即脑盖骨。引用南宋杨士瀛的话说:“天灵盖(腐烂者乃佳)治尸疰。”

沾上人死前呼出的最后一口气能得不治之症?

并解释说,“尸疰者,鬼气也。伏而未起,故令淹缠。得枯骸枕骨治之,则魂气飞越,不复附人,故得瘥也。”

沾上人死前呼出的最后一口气能得不治之症?

人胆部分,引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人胆,主治:鬼气,尸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