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配置(元代汉口还没有出现),让武汉同时具备了军政文化、传统工业和现代商业三种功能。长期偏重武昌和汉口的发展,让武汉内环以里还有一块未得到彻底开发的区域——汉阳。

来源:地球知识局

作者:猫斯图

自元代以来,武汉就成为了湖北,乃至整个湖广地区的真正中心。

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配置(元代汉口还没有出现),让武汉同时具备了军政文化、传统工业和现代商业三种功能。再加上长江之中的黄金地理位置,武汉能够成功登顶华中核心并不出人意料。时至今日,大武汉城市圈仍然是湖北和华中的发动机,在可见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强……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航拍的武汉长江大桥。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汉水之阳,武德隆昌

要看出武汉对湖北的关键性作用,还得从湖广地区,或者说荆楚文化区历史中心的转移说起。

荆楚文化最早的中心其实不在今天的湖北,而在河南南部的淅川县,这里属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因为楚人需要一个靠北的中心,方便向先进的中原学习。

中原文化向江汉扩展的两条路线

东面的一条缺乏河流且要翻山越岭

西面虽绕远但可以利用汉江南下

且南阳盆地本身就是优良的农业区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不过周天子对楚人并不放心,所以在南阳盆地安插了很多血亲小国,号称“江汉诸姬”。只是这道防线很快被楚人消灭了。此时学到了不少中原先进技术,又去除了心腹之患的楚人,需要一个更好的行政中心来控制整个疆域范围。

南阳盆地虽然富庶并且可以问鼎中原

但相比拥挤和竞争激烈的中原

南方的长江沿线才是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也是广阔的南方奠定了楚国的霸业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按理来说,位于汉江和长江汇流口的武汉地区是最好的选择。水运是古代人员物流运输最便捷经济的手段,汉江和长江汇流处的这个珍贵位置,向上能进入巴蜀,向下能威胁吴越,向汉江上游能联络汉中关中,是江湖险要之地。

南京以上的长江干流沿岸找一个中心的话

武汉确实是不二的选择

(当时南京以下已经仍离海洋很近)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但很可惜,在上古时期,今天湖北中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沿岸,仍然被泡在水里,这片巨大的水域就是古文献中赫赫有名的“云梦泽”。当然这个古云梦泽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是一个概念,诗里的云梦泽已经是化用,实际说的是洞庭湖。真正的云梦泽,和今天孝感云梦的关系还更紧密些。

曾经的云梦泽与今天的洞庭湖

如果云梦泽没有排干仍是大湖

武汉的处境就不妙了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鄂中没有利用价值,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定都今天的荆州,也就是“郢都”。的确,按照《读史方舆纪要》的论断,“湖广之形胜,重在荆州,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但这只是对防御湖广而言,楚国后来与秦国交好,并努力向吴越拓展空间,偏东又夹江带水的武汉无疑更符合其战略意图。

楚以西楚为基础而向东扩张

得以囊括当时七国中最大的国土面积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东西联系不足,开发也不足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所以当云梦泽在随后的秦汉两代不断退化,武汉陆地露出水面时,其价值就迅速被发掘,成为了长江中游的必争之地。东汉末年,江东的孙氏集团就与荆州集团在武汉附近爆发了两次大战。

这是武汉地区第一次以重要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武汉第一次出现上规模的城市。

荆州方面的统帅黄祖在今天的汉阳重修了一座却月城,这也是汉阳月湖的名字来历,而在两次江夏大战之后,孙吴集团获得了江汉汇流口的控制权,把却月城废除,在江东岸修了一座夏口要塞。这座要塞位于今天的武昌蛇山,是武昌的前身。

蜀汉和东吴都曾想以荆州为基地

沿着南阳盆地的老路直捣北方

然而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的历史

这条路大都是北方南下……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这就是武汉的魅力,古代大泽也掩盖不住它最终成为楚地核心的潜力。

统摄两湖的天下中枢

南北朝时期,是武汉的快速增长期。由于中原战乱使中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在长江下游诞生了扬州、苏州、镇江等工商业巨镇,其向长江上游的商业输出,主要就集中在武汉地区。水上中心是水流汇聚处汉阳,江滩形成了长达数里的内河商业区;陆上中心位于今天武昌和鄂州之间,因长期有军镇驻扎而吸引了大量行商。

南北向与东西向

谁更能影响湖北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这片区域繁华自从这一时期之后就再也没有断过。

如果要为那时候的武汉找一个具象标记的话,那一定是黄鹤楼。有说法认为,在孙权建设夏口城的时候,黄鹤楼就已经作为军事瞭望台存在了。而此后黄鹤楼虽屡经火灾,却每次都能重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到了唐朝才有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名句。

1871年的黄鹤楼

和现在的以及更古早的,都不是同一个东西了

但却都是同一种文化想象的延续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黄鹤楼的不断修缮,说明即使在军事对抗结束,长江中游的军事作用不那么明显的时候,武汉也有足够的造血能力,为建造这种大型设施提供钱粮。

到了北宋,汉阳被皇室钦点为长江茶叶盐业贸易中心,号称“平时十万户,鸳瓦百贾区”,是长江中游的天下巨镇。原有的城市已经不能容纳云集于此的客商,新汉阳城廓也得以翻新。

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元代的武汉终于有了足够的实力与长期占据行政中心的荆州一较高下。元代把湖广行省省府设在武昌,也许是出于新生政权清理行政干扰的目的,却也是武汉地区地理优势的侧面体现。武昌和汉阳,成为了统摄湖广的天下中枢,影响力直达岭南和西南。

元的湖广行省相当辽阔

统治中心设在武昌和汉阳

可见管理之粗糙,以及明显的北方南下痕迹

同样也表明从武昌和汉阳统摄整个南方的能力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当然这时候武汉还只有这两镇。今天摩登现代的汉口,其实来自明成化年间的一次水灾。大雨超出了汉江向长江的泄洪能力,水流从堤岸溢出,在汉阳地区泛滥,并找到了北部的一条新的低洼通道,也就是龟山前的入江口,把原本在汉江北岸的老汉阳一分为二。汉阳跑到了南边,北边因为汉江河口获得了“汉口”的名字。

从此,汉阳和汉口的命运就都被改变了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新生的汉口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代长期保持着农田和荒滩夹杂的状态。这其实为汉口后来突然兴起提供了机会。

晚清列强叩关,战争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求中国开埠,以便向这片庞大的市场倾销洋货。沿海城市是第一批目标,紧接着就要沿着长江黄金水道上溯,来到中国中部腹地。在华中,开埠的唯一选择其实就是武汉。而人口稀少、官府不重视、民间阻力较小的汉口则是武汉三镇中最好的选择。

1912年的汉口租界

从左至右:英、俄、法、德、日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汉口就这样有了自己的租界。而且和其他地方不同,汉口的租界甚至是由中国官方为洋人设计的。后来张之洞还在汉口修建了张公堤,以稳定汉江下游的河道,为通商创造条件,更刺激了汉口的发达,为武汉注入了近代化的充沛动力。

1927年的江汉关大楼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武汉集中了太多优秀的地理和历史条件,是一块天赐湖北乃至华中的宝地。

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1957年10月16日,一条来自武汉的新闻占据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火车飞驰过长江——千年理想成现实,万众欢腾庆通车》。这列从北京开往广西凭祥的火车,仿佛是武汉迎来新时代的象征物,轰鸣着跨过了全国第一座长江大桥。

正在架梁的武汉长江大桥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此前,虽然武汉已经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是断开的,必须坐船才能通行,生生变成了内河铁水联运。就更别提普通居民了,要在三镇间移动,常要怀着必死的决心坐上手摇船,风大浪高很可能意味着葬身鱼腹。

在有长江大桥之前

两岸往来是要坐船的

(下为其中一些过江线路)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所以大桥合龙前夕,视察工地的伟人也很高兴,大笔一挥赞曰“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经历了远古云梦泽解体、行政中心地位确立、陆路跨越长江的武汉,已经集齐了所有的优势拼图,以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座城市在华中的兴起。

现在已经桥梁林立,轨道遍布

(图中包括一些在建的)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1984年,武汉成为计划单列市。

1992年,邓小平南巡途中在武昌站停留了29分钟,在站台上说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

1994年,武汉升为副省级城市。

1999年,武汉开启爆发式增长,首位度(第一城市GDP/第二城市GDP)从2陡增到3,真正开始领跑全省。

2008年,湖北GDP突破一万亿大关,武汉就贡献了其中的3960亿。

2010年,武汉成为中部中心城市,转年GDP总量就进入了全国前十。

2018年,武汉GDP将近1.5万亿,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335倍,其发展有目共睹。也正是在这一年,武汉被选为全国中心城市,负责带动整个华中完成中部崛起战略,让这座城市再次显赫地出现在中国人眼前,也让湖北高光了一把。

开始努力争取建成一个长江中游的超级都市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但光环之下,武汉也有自己的隐忧。

长期偏重武昌和汉口的发展,让武汉内环以里还有一块未得到彻底开发的区域——汉阳。可能连武汉人自己都忘了,三镇里还有一个沉默的汉阳。这里是武汉城市历史的发源地,也曾是武汉米市、茶市的所在地,承载了太多老武汉记忆。

哪怕第一座长江大桥链接的是武昌和汉阳

(图片来自wikipedia@Bighandking)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它的缺位,让武汉总让人看到自己工业、硬气、霸道的一面,少了一些人情味。

其实武汉人自己都说,学在武昌,玩在汉口,住在汉阳。有待开发的汉阳,其实是增强武汉软实力的一张王牌。这里有美丽的月湖、有奇峻的龟山、有张之洞的文化遗迹、更有老武汉必须去参拜的归元禅寺。体味武汉味道,没有汉阳是不完整的。

鹦鹉大道和晴川大道

定义了汉阳的精华地带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地球知识局: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武汉市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根据《武汉总规(2010-2020年)》,汉口定位是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武昌定位于科教、高新技术、金融商务和行政,而汉阳则要打造会展、文旅、生态等功能。汉阳并非不重要,而是要肩负起展现武汉软实力、为人们提供体味生活百态的场所的责任。

这时候你一定会明白,为什么湖北,不能没有武汉。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