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日下午2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伊朗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制裁。在一贯主张和平的中国人看来,特朗普实在是穷折腾的“特没谱”,好容易有了协议却又不珍惜,成天瞎搞。不过,伊朗核协议真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吗?美国要拿伊朗核协议开刀,背后反映的,到底是哪些残酷的国际现实呢?

  首先来说,其实并没有所谓“伊朗核协议”的说法,这只是媒体为了简化而造出来的词。严格说来,这份全面核协议的官方名称是《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缩写为JCPOA)。这份协议书从2002年开始谈判酝酿,直到2015年才达成,总共有100多页,但其中的核心就是伊朗同意交出所有的中等纯度浓缩铀、98%的低纯度浓缩铀以及大约2/3的气体离心机。在未来15年内,伊朗不得生产浓度超过3.67%的浓缩铀、不得建造生产钚所必需的重水反应堆。如果再简单一些说,就是协议使伊朗将核研发暂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倒退”,美国、欧盟以及联合国相应取消因核问题而实施的对伊制裁。

  现在看,特朗普要撕毁协议很“有病”,但实际上无论是伊朗还是美国,当初都有签订协议的意愿而现在也都有了退出协议的理由。伊朗签署协议,是想解除经济制裁、融入国际社会、提升经济实力,而美国签署协议则是想以最小的代价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实事求是来说,这份协议是有利于伊朗的。因此从一酝酿到签订,美国国内就始终存在反对意见,特朗普只不过是一个最大的代表而已。反对意见集中的焦点,就是核协议无法限制伊朗的核野心,更不要说协议没有把伊朗弹道导弹的发展包括进去。不但美国不满意,美国亲儿子以色列更不满意。因为伊朗再怎么发展,也不能把美国如之何,但对以色列是个巨大威胁。因此现在特朗普要退出协议,实际上早就埋下了伏笔。至于核协议其他相关方,实际并不在美国的考虑之列。

  但伊朗对协议也并不满意,因为伊朗已经完全遵守执行协议,但是美国延缓制裁却几乎没动。尽管奥巴马在签署协议后做出了一系列善意举动。但美国早已经有了一张历时30多年编织出来的对伊经济、金融、贸易制裁网络,而且很多已经是国会法案,就是美国总统也无权修改。此外从军事上,美国围堵遏制伊朗的举动更加坚决。伊朗从核协议中能得到的好处,基本为零。

  因此无论是伊朗还是美国,终止核协议的意愿已经非常强烈。不过伊朗在道义上占据优势,因为伊朗很清楚美国会首先撕毁协议。那么很多中国人又会疑问,难道美国人说话都跟放屁一样,说完话就不算数吗?这里我们要澄清一点:对美国有约束力的“法律”,必须由参议院三分之二参议员审议通过。美国不是条约法公约缔约国,美国国内法地位要高于国际法。具体《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就是一份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总统“政治承诺”,连行政协议都够不上。不要说特朗普会撕毁,就是奥巴马刚签署后一天就撕毁,也完全正当。

  因此,伊朗核协议的过去和未来已经充分说明,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美国有巨大矛盾的国家,要么就被美国推翻,要么就武力抵抗,基本上没有调和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与美国政府所达成的协议,其实都不可能在美国国内获得法律上的承诺。美国国内法只接受对美国有利的国际法律。苏联和美国达成的《中导条约》,在美国参议院通过,一方面是苏联庞大军力的威胁,另外对美国也有利。

  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对美关系是世界其他国家最需要考虑的外交问题。如何在美国的阴影下选择自己的道路,既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智慧能力的考验,更是一种机遇。在美国实力高涨的时候,就会积极干涉别国内政,而在美国相对实力萎缩的时候,干涉能力就会减弱;同时,有大国支持,美国干涉的力度就会弱一些,相反没有大国的支持,美国干涉的力度就会强一些。

  伊朗核协议的签署,恰恰就是在美国相对实力萎缩的背景下产生的。因为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沉重的财政压力和重返亚太战略指引下,确实没有能力对伊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这份协议是美国所能拖延伊朗核能力的最优选择,也是奥巴马的外交成果。可能有些人会说,伊朗应该学半岛某国,一心拥核才是正路。但伊朗不是半岛东北亚,没有大国的支持,一心拥核就只能遭到美国以色列的强力军事打击。而那些已经跨过核门槛的国家,看到现在特朗普的举动,还会傻到签署什么弃核协议么?

  从伊朗的角度看,核协议其实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不过将“核武”——这一伊朗最急需但也是美伊之间最重要矛盾“冷冻起来”。归根结底,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伊朗其实也清楚,美伊之间没有共存的可能性,因此在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实施大量代理人战争,就是试图将沙特、美国、以色列拖进外域战场,从而延缓三方联合攻击伊朗的时间。现在伊朗最重要的,就是在用代理人战争延缓时间的同时,加强战略武器的开发,不过这对伊朗国力是巨大的负担。更优化的选择,就是找到中东以外的世界大国,来寻找政治、经济、外交的突破口。当然这就要看伊朗的智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