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由郎平挂帅的中国女排,以3-0击败泰国,荣膺本届亚运会冠军。这是郎平挂帅中国女排,继1998年时隔20年再次夺魁。

从1981年,郎平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被上至耄耋、下至垂髫的人们,视她为英雄。直至今日,年轻粉丝已经是“10后”。可以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影响年龄跨度超过100年的体育人。

在当代中国体坛上,郎平,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不可复制的符号。

作为运动员,她曾经四夺世界冠军,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她创造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作为教练员,她曾经两次临危受命、两次率队走出低谷。

而放眼世界,她更是驰骋世界排坛的“钢铁侠”,走到哪里,就把奇迹创造到哪里:

2002年,她远赴意大利执教职业队,斩获意甲、欧冠、意大利杯等冠军无数;2005年她接手美国女排,三年后,带领美国女排闯入奥运会决赛,夺得北京奥运会银牌……

可以说,从1981到2018,从梳着两把“刷子”的“铁榔头”,到如今气定神闲的郎指导,她在左右着排球,左右着人们的排球记忆……

还记得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东道主日本队。主场球迷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与此相抗衡的,则是一个身高1米84、名叫郎平的北京女孩的一记记重扣,最终,中国女排以3∶2艰难险胜。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们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的社论。评论员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从郎平身上获得能量。但她却没有被荣誉所迷惑。

她依旧训练刻苦,保持着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实力。她的深蹲力量,达到180KG。后来35岁回国执教时,没有一个女排队员推杠铃能比得过她。她的扣球速度和力量,与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她创下了单场扣杀96次的纪录。伦敦奥运会,惠若琪扣球50次,这样的次数,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的神话达到了巅峰。中国队小组赛1∶3不敌美国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再度相遇,最后,郎平的一记重扣,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新中国首度参加奥运会,中国女排勇夺桂冠。

1995年,已在美国成家立业郎平接到祖国的召唤,请她回国任教。

当时,她并且刚刚生下女儿不久。而此时的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世界排名第八。在亚洲,排名在日本和泰国之后。

郎平毅然放弃了刚刚搏到的20万美元的年薪,离开了刚刚建立的小家庭,开始了她第一次执教中国女排的征程。回国后,她的年工资只有6000元。

郎平的出现,让中国女排的传奇开始延续。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世锦赛,中国女排先后两次闯入决赛,虽然最后惜败于正处于“白金一代”的古巴队,但夺取银牌,已实属不易。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最终将“最佳教练”的奖牌颁发给她。

但伤痛始终困扰着她。医生告诉她,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脖子以下,几乎都有问题。最后,郎平不得不选择辞职。

此后的中国女排,几经坎坷。但以郎平为代表的老一代女排精神,始终是这支队伍不灭的灵魂。在北京奥运会上,也曾获得过奥运会金牌。话说那场奥运会决赛,是在中美两队进行,郎平以职业教练员的身份,率领美国队对阵中国队。可以说,那场比赛,是中国女排影响世界的历史经典。

但北京奥运会不久,中国女排再度坠入低谷。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被日本队淘汰,未能跻身四强,国人为之扼腕叹息。

2013年,中国女排“五连冠”时的功臣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去世。郎平回国祭奠这位昔日的好久。她坐在沙发里哭了许久。一个月前,她们还在一起回忆着曾经激情燃烧岁月,一起讨论着中国女排的发展。

也就在此刻,中国女排再次向郎平发出了邀请。此时的郎平,则是分外地纠结。她知道自己的伤病,更有朋友提醒她,要考虑后果,不要让“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但最后她还是决定,顶着风险,走马上任。她知道,能着抵挡风险的,只有一个字,干!

此时的郎平,已经53岁。但人们发现,这个皮肤已经松弛,眼瞳已经稍露沧桑,神态难掩疲惫的 “铁榔头”,只要一站在训练场、比赛场上,瞬间又变成了当年那个英气逼人、豪情四射的年轻女孩。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中国女排的身影就开始在世界排坛之巅闪现。

2014年,中国女排荣获世界锦标赛亚军。

2015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获得冠军。

接着2016年,中国女排以咄咄逼人的之势,逼近里约奥运会。

尽管人们承认中国女排的实力,但她们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却还有些出人意料的。

先是完美逆袭,打败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队。然后又战胜欧洲劲旅荷兰队。在经历了一路凶险后,挺进了决赛,迎战曾经在小组赛中击败过中国队的塞尔维亚队。结果竟以3:1,艰难战胜实力强大的对手,神奇地赢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人们简直无法相信,不到四年,中国女排就在郎平的率领下,重登世界之巅。

赛后,郎平喜极而泣,拥吻着每一个队员。那眼泪包含着多少苦涩,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年,刚刚接手这支年轻的队伍,她大胆启用新人,但小组赛却发挥失利,中国队连吃败战,女排姑娘们屡屡遭到了质疑,信心受挫。郎平更是饱受“用兵不当”的各种指责。她咬着牙,默默地承受着各种压力,并且还要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她始终坚信自己,能创造一支强大的女排队伍,始终坚信,女排精神是创造奇迹的根本。

对于女排精神,郎平是这样阐述的: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是一路哪怕艰难险阻,也不忘在绝境中挥拳和怒吼,无论结果,都要把杀气和狰狞留给对手”。

里约奥运夺金后,郎平能否续约,一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当体坛风云人物颁奖,主持人向郎平抛来问题时。郎平表示:自己需要先把身体恢复好。

有消息称郎平将率领中国女排登上央视鸡年春晚舞台,但郎平最终却选择了2017年初手术。这个时间选择的非常巧妙,如果真的继续执教,等女排重新集结时,郎平的身体也基本恢复。

郎平进行的左右髋关节置换术,需要两次进行。这是她人生的第11和第12次手术。对于已经知天命的郎平,一次次的打麻药和开刀,遭受的痛苦,无法想象。年初的右髋关节置换术恢复得非常理想。不久,郎平确认出任新的中国女排总教练。

七月,第二次手术后不久,郎平就决定归队。身体还没有全部恢复,走路依旧蹒跚的郎平,在飞机落地的当天,就出现在训练基地。

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排,以八连胜的战绩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又以直落三局的结局最终折桂,再度显示了新一代中国女排人的实力和豪情。

回顾郎平走过的路,从中国辗转欧洲、美国,最终又回到中国,一次次受任于危难之际,她都以波澜不惊的心踏过。一次次选择与进退,自有逻辑,只是功名与成败,都不在考虑之列。但她身上,永远彰显着体育的魅力,拼搏的精神。她称得上国际排坛的“教母”级人物。

2015年,郎平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为郎平奉上的颁奖辞是: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