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王懿荣是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担任团练大臣,率众抗敌,兵败后投井殉国。他发现甲骨文的丰功伟绩和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崇高民族气节,让他成为后人敬仰的"甲骨文之父",民族英雄。其实,王懿荣还是书法造诣颇深的书法家,正是上述盛名,让人们忽略了他在书法领域的成就。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王懿荣的书法艺术在清末已颇负雅名,关于他的书法清同治状元东阁大学士陆润庠曾评论:“询不愧一代伟人,即其书法一端,刚健清华,无美不备,亦实足以传世。“无美不备可能略显溢美之意,足以传世则绝非赞词。光绪进士民国政要徐谦在王懿荣手札题记中写道:“若公者,本不籍书法以传:抑若公之书法又奚可以弗传。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王懿荣是书法家同时在金石文字收藏鉴赏考据论证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他的书法典雅富贵雍容大气,沉着痛快正是其人品,学养眼界气节等综合因素的酝酿。因此研究王懿荣的书法艺术就应该从其学,才志‘’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诠释,在这诸多板块上,寻译其书法意蕴,才能顺理成章而不失偏颇。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书论中所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如其人读其书而观其人诚哉斯言。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王懿荣(年年)字正儒又字廉生莲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年)进士官至南书房翰林国子监祭酒京师团练大臣时人称其为太学师,谥号文敏。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光绪六年,王懿荣参加顺天乡试,中试第三十一名举人第二年又会试连捷再经朝考,以第一等第三名的成绩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他的座师是名重朝野的翁同和和潘祖荫他们都非常推重赏识王懿荣的博学多识时谓既回翔三馆绵历十年中朝言学者,自吴县常熟外惟公丰采隐然,负时众望。支伟成在《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王懿荣传》中写道:公为学不分汉宋门户殊笃好金石文字。与潍县陈编修介祺商订古文书疏往还不绝。潘文勤及常熟翁尚书咸推之为博学多识对他的学问才识颇为推许。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王懿荣还有一个身份是南书房行走,那时南书房供职对文墨方面要求很高要精通经史能释疑辩难:要书法高明,堪恭代御笔;要博学多识善鉴定书画古玩。而这几个方面又为王懿荣所兼擅。王懿荣在南书房的公事并不轻松仅书写而言誊写公文恭代御笔日极其多。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其书法多为宫殿庙堂典章记载表牍题勒所用,故多为行楷体。观王懿荣的行楷作品其书写风格以正为宗,应规入矩。用笔端正方严一丝不苟点画含蓄,墨色温润,平稳匀称,有雍容的气度和不激不励的风致。可以说魏晋的凝重颜书的端庄李邕的神韵融合成了王懿荣的醇厚儒雅绵里藏针的行楷书法特色。其书法尽管性情流露不明显,但绝不是整齐如算子的奴书。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青年时代的王懿荣即对金石古物抱有浓厚的兴趣为搜求文物古籍,他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王懿荣数十年如一日对文物古籍孜孜以求每有所得虽典衣“倾家“在所不惜。从青铜鼎铭书画砖泉到古籍版本石刻古玉王懿荣无所不收,他的一生中收藏了大量重要文物许多都是同类文物中的精品。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在诸多的书法形式中,王懿荣的信札最能表达他的性情在一页书札中,忽隶忽楷,忽行忽草,颇有行笔来风云之感,是他浸淫于笔墨情趣中亦谐亦庄的情感流露。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之时,王懿荣曾给远在湖广的张之洞写过一封长信,泣涕求援。书信落笔如铁杵,沉郁顿挫。他在信中写到:“此一千百人,赤手白战即有钱也无处筹买。公能稍为捐置否?“其苍凉无奈忧国之情跃然纸上。信中他抱定必死的决心,说鲰生一命,何足道哉!其披肝沥胆的浩然气概感天动地,令人动容。

被誉为“甲骨文之父”,清代学术界的泰斗,一代书法大师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两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微信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