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干货不分享」——一套可以帮你节约宝贵注意力的选股策略

很多股民都知道股市有个术语叫“坐轿子”,意思是搭主力的顺风车,在主力建仓期间提前买入,享受主力“抬轿子”的红利。这个思路听上去是挺诱人的,但实现起来方法各异。有很多投资者盲目听股评推荐或是一些小道消息,因方法选择不当,不但“轿子”没坐成,一不小心反倒成了“韭菜”。

那有没有提高“上轿”成功概率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我所采用的方法是看市场上筹码的流向,因为从技术上我可以让它实现量化。

原理如下: 如果一定时间段内,主力有吸筹的动作,那就意味着散户交出筹码离场。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中,正好有一个指标是可以反映这一行为的,那就是“股东户数”。简而言之,股东户数减少,筹码集中,这是股价拉升的前奏。

上市公司都会赶在第二年的4月30日之前公布上一年的年报,而上市公司的季报一般在一个季度结束后1个月内公布。这就意味着4月30日之前你能获得两个时间点的“股东户数”,分别是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3月31日。如果在全年中,想获得时效性相对较强的主力动向,比较分析这两个时间点上的“股东户数”的增减变动是有参考价值的。

基于这一选股思路,我将全市场3000多只A股的公开市场信息经过数据清洗和建模后,实现了如下可视化:

「无干货不分享」——一套可以帮你节约宝贵注意力的选股策略

横轴是两期(2017.12.31 VS 2018.3.31)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动,过滤出“变动大于0”的数据,反映的投资者行为是筹码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集中的趋势,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新进主力。

纵轴是两期(2017.12.31 VS 2018.3.31)股东户数的增减变动率,过滤出“变动率小于0”的数据,反映的投资者行为是有多少比例的散户离场了。

落在由这两个维度构成的网格中的股票就是我下一步研究的对象。

在建立模型时,我还加入了一系列其他指标辅助我决策,并与主图构建了数据联动机制,所以我可以很方便查询到关键数据,功能实现请看以下动图:

「无干货不分享」——一套可以帮你节约宝贵注意力的选股策略

比如:

区间最大涨幅和区间最大回撤” —— 帮助我判断该股在弱势行情中的抗跌性;

N日内的成交均价” —— 帮助我估算主力的建仓成本;

基于以上不同维度的分析,再配合从成长性和盈利性角度分析的财务指标,就帮我进一步缩小了研究范围,大大节约了我的注意力。

结语

以上分析思路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如果想了解更多数据分析的干货和实用工具,可关注我在知识星球开设的专栏:《数据分析掘金财报》。


下期预告:《如何用数据分析发现牛散的踪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