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来的我们》和网剧《北京女子图鉴》都是近期最热门的影视作品。

《后来的我们》票房突破11亿,导演刘若英成为了历史票房最高的华语女导演;《北京女子图鉴》上线26天,累积播放量10.6亿。

这两部影视作品都是当下极具话题性,而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老生常谈的话题——北漂。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虽然这几年人人都在说要“逃离”,但依然每年有无数人留在或者来到这座城市。有的人为了理想,有的人为了爱情,有的人为了赚钱……

小电君的同事在看完《后来的我们》之后,深夜发了一条朋友圈,“很少有北漂的戏,看完之后能让我问自己,到底为什么来北京。”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同样,这个问题在小电君看到《北京女子图鉴》的第8集时,也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来北京呢?但是,有时候这类问题无法直接给出答案。

如同《北京女子图鉴》中,陈可从地下室搬进单身公寓,从羡慕LV包到自己能承担品牌限量手袋,她也会问自己,如果这样顺顺利利下去,当初为什么来北京呢?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到第11集时,全集感慨着故乡难回。没错,当你不管在北京待多久,在一些人眼里,你依然是个外乡人;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在家乡人眼中你早已是“城里人”。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开始“漂”之后,一直存在着身份认同的问题,只有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存在感。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虽然上面提及的两部影视作品重点聚焦在女生身上,但也不能忽略《后来的我们》中井柏然饰演林见清为代表的“北漂男生”。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为此,小电君找来了6位90后小哥哥,来听听属于他们的北漂故事。

X,电影策划,28岁,北漂4年

X在朋友们的眼中,是一个非常会生活的人。即使公司电影项目再多,他的朋友圈里也很少看见关于工作的事情,很难在聚会的时候听到他聊起工作的“惨”。

在他嘴里,永远能把工作中的每件事情“吐槽”成趣事。想想这已经是他“北漂”的第4年。运气不错,去年刚从公关广告行业,跳到了电影策划行业。

于他而言,这是一次新的开始。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想到四年前来北京,目的很单纯——为了爱情。那时候,对象已经在北京工作了1年,这也使得他在毕业之际,立刻收拾行李冲来北京。当然,在他的眼里,北京的机遇更多,眼界也会变得更开阔。

到北京之后,两人就同居了,一住就是4年,没有搬过家。住在东四环外,算是老房子吧,但是足够两个人住,偶尔还能招待几个朋友吃饭。节假日的时候,两个人一定不会在家宅着,必然去公园或者博物馆找新奇。

看完《后我》问自己为什么北漂,他们的答案是……

他们在阳台种了一堆绿植,假日的时候,阳光刚好能洒进来,两人就会坐在那边打游戏。在他眼里,生活不就这样吗?平时,他自己不会去酒吧,几个朋友也都住在附近,有空会去串串门,基本是看看电影,打打游戏。

似乎在一些人眼里,这种日常太过平淡了。可是,如果不是发生在北京,哪怕是回到家乡,这种生活状态或许都不会成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