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年前的一首歌《后来》,到18年后的一部电影《后来的我们》,刘若英给了自己年少情感一个交代和一次彻底的释放,把从前想说、没说,如今不好说、却还想说的话,都让她编排的林见清、方小晓的十年说全了。

不要错过的都是后来,成全的都是遗憾

因为喜欢这个被称奶茶歌里“栀子花 白花瓣”的清新文艺范,更有之前的新闻中关于《后来的我们》的采访,刘若英称,这改编自她书中一个故事《过年回家》。写的是一对男女在大都市工作,每年回去的时候,他们都要面对家人的期许,但不管是过得好不好,他们回去的时候都会表现得很好。讲述的是一对男女十年的过程和遗憾。本以为,会像她的《吹兵》,一个小人物的时代烙印,举重若轻中很小的故事有真实的关怀。所以,被月晕了,满怀期许地购票观影。

120分钟,我有被感动:在林见清拘留,方小晓冒名女友去陪林老爷子过节,并一一拿出礼物时;在寒风中等几个小时的公车,打个车都觉得幸福时;在一张捡来的破布艺沙发都让方小晓高兴地上蹦下跳时;在林老爷子给临行的孩子带上满屉的粘豆包和自家酱料时;在老爷子用几近失明的眼睛给方小晓写信时,戳中泪点,单纯、朴素,也的确像刘说的这当中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到此我都觉得没毛病。但,当彩色的回忆切回到现实黑白的2018,电话里传来林见清女儿奶声奶气的视频命令时:“爸爸,我要看左边,我要看右边……我要看卫生间……”此刻的方小晓像转磨盘样东躲西藏,最后不得不直接逃到门外时,影院里有一阵奚笑声,我阵阵反胃——孩子如此言语肯定被授意。而这个一直在要孩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没露面的授意者,隔着宽大的银幕都感觉的到,当下她过得有多么的心惊肉跳,不得安宁。仅仅是因为天气恶劣,航班取消,被迫滞留机场酒店一宿,就紧张成这样。何况这样的航班取消信息是可查证的。可即便这样,仍然如此授意女儿查房,不难想见在这段已经生儿育女的婚姻中,林到底给了这个被他娶回家、称妻子、育儿女的女人,怎样的日常,才让她如此敏感、不踏实、步步紧跟?

执导的刘若英如此用镜头,说明什么?传递什么?男人不论何形式的出轨都是因为妻子这般的神经过敏的时时监控导致,所以情有可原?还是说,这个已经步入法令婚姻、被称为丈夫、老公、另一半的男人,有多叫人不省心? 120分钟结束后,想问到知乎上问:“如果去看《后来的我们》,你会和谁去?有多少是和自己的另一半去的?”会炸锅吗?

朋友回复我说,和自己的另一半去是要有勇气的。如果他(她)在影片中伤春悲秋地缅怀一下过去,还能理解,谁没有个过去,但他(她)非要特别共鸣于“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时,你怎么办?是假装没看见?还是散场了就笑着对他(她)说:“既然我们是遗憾,那我现在就给你‘什么都有了,还有我们的后来’。”

不要错过的都是后来,成全的都是遗憾

电话的这头,都能感觉到朋友向来的利落和一剑封喉的霸气。“果真如此,这的确是一部拍给所有已婚人士的电影——可以测试婚姻的纯度。哈哈!”当然,我不道德绑架。如果真觉遗憾或当初情非得已,那么遵从内心,别让《我的前半生》中的贺先生说着了:“男人希望老婆是老婆,情人永远是情人。像两颗行星永远保持在三万光年的距离,且平行运转,永不相交。”(这话对女人也一样)。曾经在一家流浪狗收养园看到一句话:“请不要对你的爱不负责任。”动物尚且经不起,何况人?如果爱,请深爱。如果已另有所属,请利利索索放手眼前人,别面上装作多负责任,心里又多心猿意马。占着碗里的,觊觎锅里的,这吃相太难看。

影片中有个镜头只是一晃,但深刻。十年后偶遇,林见清亦真亦假地探问:“如果当初我上了地铁,我们现在在一起了吧?”

“别。只怕现在你已经给我找了10个小三了!”然后方小晓哈哈大笑。不要以为这是方小晓一贯不着调的嘻哈,其实是她被摔打之后通透的皮实。她懂,只要不珍惜,所有的选择,包括多年后今天所设想的“当初如果”的选择,都会变成不久后哭哭啼啼的遗憾和后悔的“后来”。

没看过李亚男什么作品,只知道是港姐、是矮她十二公分王祖蓝的妻子。可喜欢她。因为关于婚姻,她诠释得精准、尊严:“虽然我知道,以后还有很多选择的集合机会,但遇到他(王祖蓝),我愿意放弃之后可能的一切选择。”这才是爱情、婚姻的好模样,别这里装模作样地过日子,那里还心心念念不忘 另一个爱,借着不清不楚的情怀或暧昧脏了婚姻和道德的清白。

人生光阴,有人相遇,也有人与我们散场,会想起,但不是后来念念不忘的遗憾。人可以相恋、相爱,甚至相负,但决定步入婚姻,就应明白婚姻意味放弃的道理。不然,麻烦放手,因为谁都不是某人后来感伤的垫脚石和跳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