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这位理财家的经典方法,居然被沿用了两千多年》我们发现管仲非常重视“无形之手”以治理发展国家经济,所涉及的许多经济命题,如宏观调控、理财、税收、内需消费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治国范畴,这位没有上过一堂经济学课程、屡次创业失败的商人无疑是一位无师自通的经济天才。细数其经济政策便可以发现,他其实是一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者,他认为宏观调控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应调节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以使他们的利益冲突保持在有序的范围内。国家要对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防止贫富悬殊。

第二应调节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维护国家利益。他一方面主张要关心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主张要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

他认为应实行国家垄断,一切经济资源由国家来控制,如铁和盐等由国家进行专卖,“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以史为鉴——经济巨匠的宝贵遗产

拉动内需目前依然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扩大内需增长除了针对极其萧条状态之外,进一步的意义则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城市化进程具有不断加速的趋势,这些特征客观上决定了采取必要的经济政策往往是有效的。而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对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颇为重视。管仲任齐国相国时,他主张奢俭并重,即不一味强调节用,也明确提出“高消费”的主体是君主、统治阶级上层和巨商富贾。以现代观点看来,管仲所倡导的奢侈消费,只是让“富者散资于民”的、一种财散人聚的手段,根本目的还是以消费促生产。

管仲在强调宏观调控的同时,也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他以流通领域的供需变化为出发点,立足于国家政权的权威,行政与经济手段并举,来实现平抑物价和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战略目标。在公元前7世纪,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地区仍处于荒蛮时代,中国却能诞生这样的经济大师,实在算是一个奇迹。他的理财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