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一败涂地,其扶持的伪满洲国也摇摇欲坠。溥仪宣布退位后仓皇外逃,很多国宝滞留在小白楼。看守皇宫的侍卫们疯狂抢夺尚未带走的文物,将其洗劫一空,导致其流落人间。再加上许多侍从识字有限,对古画书籍类的珍宝并不了解,对其也不感兴趣,因而,金玉瓷器等重器成为重灾区,但书画之类的珍宝却被随意地丢在池塘中。

同年9月,许多盗宝的侍卫们在长春的街头巷尾兜售着自己抢来的国宝,大多数都是以白菜价贱卖掉。商人丁征山走到一位士兵面前拿起一堆残片,问道:“多少钱?”本来不指望赚钱的士兵随口报出:“15块大洋。”喜滋滋的丁征山当即双手一拍,此事成交。

归乡途中,丁征山与友人骆大昭猜测着这些残片的来历,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恼羞成怒的骆大昭直接拿起匕首手起刀落,将丁征山杀死。毁尸灭迹后,骆大昭逃往哈尔滨,将残片拿去卖,但无人肯收。骆大昭只得回到家乡,不过还是败露了,其杀友夺宝的事迹被人知晓,最终成为枪下亡魂,这包残片回到了丁征山妻子手中,其妻将残片作为丈夫的遗物珍藏了近20年。

到了1963年,缺乏食物的丁征山家人无奈之下只得将部分残片交予丁心刚拿到国家文物局定点鉴定单位——北京荣宝斋,经过多次周折,终于偶遇古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坐镇。杨老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连问:“这东西你家中还有没,这绝对是稀世珍宝啊,要知道,这些残片中起码有五十件国宝级书画啊!”丁心刚一听,这些国宝如此珍贵,自然不能被埋没,赶快上交国家,家中生活问题也成功解决。

杨老所言不假,这些残片皆为国宝,中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北宋米芾的《苕溪诗》以及周昉、范仲淹、赵孟頫等人的经典之作。历经数位专家小心拼接,终于这些珍贵至极的书画得以重生,特别是《苕溪诗》,虽然尚有几字残缺,但仍然还原了基本的面貌。

北宋书法家的大成之作终于在八百年之后重现世间,值得庆幸的是,《苕溪诗》已经以作为一级国宝的身份被收入故宫博物院珍藏。人尽皆知,米芾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如果按照市场上对苏东坡书帖的估值,《苕溪诗》起码会超过1个亿。而周昉、范仲淹、赵孟頫等人的真迹更是价值千金,单单这50件书画的价值,绝对是10亿人民币往上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