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以前,我们说“得渠道者得天下”,因为中国流通体系不够发达和终端成本昂贵,使得厂商很难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必须借助渠道的力量来完成最后的产品交付。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慢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厂商可以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渠道变得异常扁平。

同时随着各行各业的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厂商必须要从产品和服务本身出发,去迎合和吸引消费者。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如今,“渠道为王”将会逐步让位于“产品为王”,消费者的需求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和更合理的满足,未来内容、策略、服务三项核心能力不容忽视。

身在互联网时代,就要靠互联网的思维来盈利,即使是传统行业,也必须与互联网挂钩,传统行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

那么,互联网产品思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极致思维。

一、极致的匠人精神

极致思维体现的是一种匠人精神,做产品的专注和追求极致,这种精神首先是产品经理这个角色要具备的。

要有“铁人”的意志和偏执狂的热情,在资源、目标、时间等多个维度达到极致的平衡,最终不断得创造极致产品。

匠人精神的内核是保持专注和追求极致。乔布斯是匠人的一个典范,一个伟大的产品经理,乔布斯对产品的专注和追求极致的精神将苹果带向了成功。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王川也有一句话在小米广为流传:“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极致的产品既是拉动用户的根基,也是竞争的强有力壁垒。

关于极致精神有这样一个故事:

瑞士被誉为“钟表之国”,到20世纪初,瑞士已经是世界钟表业的领头羊,但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瑞士钟表业受到来自日本竞争的巨大压力。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一方面日本的钟表便宜,质量也不错,瑞士钟表贵,因为瑞士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日本的电子计时技术开始在全球盛行,冲击机械表市场。

当时有一种建议,因为瑞士人工成本太高,可以把生产外包给日本,品牌还用瑞士,也就是贴牌方式,当时很多的产业都向日本转移了,比如汽车。

但是瑞士并没有这样做,这是因为瑞士有几百年的钟表制作经验和更优秀的表匠。

瑞士的表匠能够做得比日本更好更精密,并且把复杂的零部件做的更加极致,比如原本有300个零部件,最后做成了只有100个零部件,这样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日本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瑞士现在还是世界钟表业的领头羊。瑞士的表匠们是这种匠人精神的最好代表。

二、 准确抓注用户需求

我们说的需求用通俗的话来说包括痛点、痒点和兴奋点。

· 痛点:用户需求必须是刚需,用户存在问题,苦恼无处解决,这些就是其急需解决的问题。

· 痒点: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有别扭的地方,既乏力又欲罢不能,需要有人帮助挠痒痒。

· 兴奋点:给用户带来“wow”x效应的刺激,产生兴奋点。

用三个动画片的形象来描述这三点分别是:奥特曼、《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懒羊羊、猫和老鼠。如何理解呢?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 奥特曼:代表痛点,也就是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让用户变得强大起来,无所不能,比如交通、医疗、教育的工具;

· 懒羊羊:代表痒点,互联网让人越来越方便,也让人变得更弱智、更懒,比如导航工具、云笔记、金融工具等;

· 猫和老鼠:代表兴奋点,猫和老鼠是一个充满了喜剧和夸张的形象,要能让用户开心、爽,很多游戏满足的就是用户的这方面需求。

天使投资人麦刚说过:强需求胜过一个好产品。

所以,你的产品和服务应要建立在以目标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一些脱离用户需求,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三、 超越用户的期待

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如果做到超越用户的预期,自然会留住一大批精准粘性用户群。

比如海底捞的排队叠纸鹤服务,便是超期待的服务,为什么?因为我的座位坐满了,顾客去等位这是合情合理的,我只要保证有空间让顾客可以等位,就可以了。

在这个基础上,送出免费饮料小吃、免费做指甲和擦鞋这些服务都是可以不提供的,这并不是店家的义务。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但是,海底捞一开始就提供了这些超预期的服务,也就因此获得了消费者的口碑。

再来说说,最近亲身感受到的一件在收快递上的“超预期”的用户体验。

一般快递员派件遇到家中无人时,会电话联系,此时会让快递员帮忙放到附近超市代收点,快递员放到代收点以后会将状态改为“本人签收”。

最近两次遇到此情况,一次快递员建议别放超市了,直接放到家门口的地垫下,最后的结果就是丢件了(虽然最后补偿了,但体验很不好),还有一次直接放到了超市代收点的门口,去拿快递的时候,屋里找半天没有找到,在门口发现了。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顺丰,因为添加着顺丰的微信服务号,只要有快递就会显示信息,从快递发出到即将派送再到派送完成。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同样经历了家里没人的情况,而顺丰快递员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当提到让快递员放到超市代收点时,快递小哥问了我啥时家里有人,可以晚点再送一次,于是,在服务号上收到了这样一条“派送时间变更”的消息。

原来,苹果、小米、顺丰、海底捞「赚钱」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

在自身看来,快递员能够把快递安稳的放到代收点已经是很感谢的事情了,而顺丰小哥选择了晚点再送到你手中,而且快递信息及时如实做了更新。

对比起来,这样规范的服务,让人很意外。

家里没人这件事情会给快递员们带来派件困扰,但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服务结果,用户感受自然很明显。当做到了超越用户的期待时,收获的除了口碑还有信任感。

四、总结

1)互联网时代,坚持“产品为王”,厂商必须要从产品和服务本身出发,去迎合和吸引消费者。

2)极致思维体现的是一种匠人精神,做产品的专注和追求极致,要有“铁人”的意志和偏执狂的热情,创造极致产品。

3)产品和服务应要建立在以目标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基础上,一些脱离用户需求,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4)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如果做到超越用户的预期,会获得消费者的口碑和信任感,从而形成长期的用户粘性,积淀用户基础。

细细去想,是不是所有成功的产品和营销都在坚持这样一种极致思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