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衣天使”

你们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

你们是我身边能干的“小花衣”护士;

我的康复离不开你们,

昏迷时,你们的呼唤叫醒我,

走路时,你们的双手搀扶我,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感谢你们,可爱的天使!

——来自脑卒中患者的感谢信

脑卒中、癫痫、痴呆、帕金森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住院患者中大部分伴有意识、吞咽功能、肢体功能障碍。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发生跌倒、走失等不良事件风险高,护理这样的患者,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在南院神经内科,有一群“小花衣”天使,她们的身影,轻盈而矫健;她们的脚步,忙碌而踏实;她们的笑容,自信又从容。

来自孤老的锦旗

孤老童老伯这次因脑梗死入院,偏瘫的他左上肢肌力只有Ⅲ级,他吃饭、洗脸,甚至扣个纽扣都很不方便。责任护士宋曼莉看到了他的困难,帮忙递水拿饭、陪他上厕所,尽量为他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为他提供专业上的指导,为他讲

解脑卒中相关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示范上肢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教会他健肢带动患肢完成穿衣等。他外出做检查没有家属陪护,宋曼莉反复提醒工勤师傅要多关心,并且和检查科室在电话里反复沟通,让他的特殊检查能顺利完成。终于快要出院了,但童老伯却显得忧心忡忡。宋曼莉几次和他聊天,发现原来他对出院后的生活状况顾虑重重,于是又协助他联系居委等组织,做好出院后生活照顾的安排,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一个月后,童老伯在朋友的搀扶下又来了,难道是又发病了?原来,他这次是特地来给宋曼莉送锦旗的。他说:“我是一个孤老,这次生病我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仁济南院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宋护士让我感到了温暖,我实在太感动了。你们就像天使一样,救了我!”

曲老师的表扬信

“经过三周医生们精湛医术诊治和护士门精心的护理,我明天终于可以出院啦!刚来时,我神情恍惚、吞咽困难,身上还插着胃管以帮助进食。这十几天,护士每天来指导我做哪些锻炼可以帮助我进食能力的恢复,要注意什么。慢慢地,我可以吃点藕粉,可以拔掉胃管了。

看到我这一点一点的康复,护士小姐也为我高兴。每次吃饭的时候她们都要叮嘱我:慢慢吃,吃稠一点,吃饭不要开小差……这些和我女儿差不多年纪的护士们,此时流露出超越她们实际年龄的成熟、耐心、细致,以及对我们病人的关切,一遍一遍,让我感激又感动。”以上节选自一位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给南院神经内科护理组的表扬信,写信的是名大学教授曲老师。罹患脑梗死后,为了保证他的进食安全,医生为他插了鼻胃管。在康复过程中,曲老师总是显得特别焦虑和担心:“插了胃管,周围人会怎么看我?我的学生和同事会不会觉得我的病很重?胃管以后能拔掉吗?”神内护理团队中吞咽功能康复小组和卒中后抑郁干预小组的护士联合,为曲老师做了吞咽功能和卒中后抑郁评估,并及时给予干预,经过护理组成员专业的评估、浅显易懂的讲解和示范,图文并茂的知识普及,曲老师的吞咽障碍程度减轻,顺利拔除胃管自主进食。

温馨的“冬梅小屋”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生理功能的康复进展,还要做好长期照护者的心理支持。由舒冬梅护士负责的“冬梅小屋”脑卒中患者关爱项目应运而生。“冬梅小屋”是个脑卒中患者支持平台,每月举办二次讲座,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防治脑卒中的信息,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脑卒中患者照护技能;每季度一次病友活动,邀请神经内科资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并特邀患者和家属代表共同参与。

在活动中,他们讨论交流,提出照护中的困惑,分享掌握的小技巧和好点子,大家互通有无,其乐融融。既学会了技术,解决了疑难,又抒发了情感,互学互助。为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度,每次活动前舒冬梅都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电话等形式广泛宣传,并建立了一定的激励机制——每次参加活动都能得到一个“小印花”,集齐6个印花可获得一份实用的小礼品。活动内容实用,组织形式新颖有趣,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脑卒中护理适宜技术的社区推广

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回归到社区和家庭,社区医院脑卒中护理能力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网络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为加强与社区医院的联合,为更多社区居民服务,实现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延续性、同质化护理,脑卒中护理适宜技术在区域内推广,神经内科护理组与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护理合作平台。组织社区护士脑卒中护理联合培训,参加人数106人次,内容涵盖脑卒中高危因素防治;吞咽、运动、心理康复护理技术;社区健康教育技能及健康教育工具制作等,并开展社区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与营养状况调研和居民脑卒中预防知识普及工作,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和居民从中获益!

2017年10月,仁济南院神经内科病区成为首批 “上海高峰高原计划-高校I类高峰学科(护理学)脑卒中护理示范基地”之一。依托神经内科规范的诊疗及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脑卒中慢病管理先进的护理理念,团队在脑卒中患者规范化护理、早期康复护理适宜技术实践等方面积极奋进,不断探索。天使展翅,爱心飞扬,脑卒中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仁济南院神经内科护理组愿为脑卒中患者回归社会道路上坚定的同行者和坚强的后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