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其中有很多人坚定的朝着这个方向前行,直到实现理想和达到目的,当然也有很多很多人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那么一些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因为某些情况而发生了变化,从而将一个小小的理想变成了更高大和更有意义的事业,唐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唐立资料照

  说起唐立,先介绍一下他的身份,他是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总工程师,也是我国核武器物理研究与设计领域优秀学术带头人之一;他1965年12月5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父亲叫唐西生,是从事核武器方面研究的(1997年当候工程院院士)。在唐立小时候,军事和武器是男孩子们的永恒话题,唐立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个机械工程师,把一张张设计图变成现实中的军事装备,如果能造飞机、造坦克该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唐立在1984年顺利考取了北京航空学院的“空气动力学”专业,大学生活充实他的知识也强健了他的体魄,毕业论文题目他设定为隐身飞机的尾喷管设计,并和同学们分工,他负责理论、工程设计及相关的数值计算,这个过程中又让他明白了实验的重要性。

  中国歼-20隐身战斗机原型机尾喷管特写资料照

  毕业后,这个时候唐立的儿时理想开始发生偏离,因为他是独生子原则上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工作,孝道为先的他因此去了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这一跨界就与“机械工程师”的儿时理想再也不相干了。但是呢,唐立的工作最终还是和武器相关了,因为他的工作领域是进行核武器研究,这是人类所能制造武器中最高级的形态之一,也是威力最大的,唐立的职业生涯从1988年正式的铺展开来。有一件巧事,唐立和父亲唐西生读的本科都是北航同一个系;在工作上还都是进行核武器研究,可以说,唐立也是真正的子承父业了。

  中国火箭军东风31AG型核导弹资料图

  工作后唐立的理想发生了变化,被浓缩成铸造始终能够保持威慑作用的核盾牌,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环境。为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门父子两院士,还是工程院同一个学部院士,这又成为了一段难得的佳话。

  跨界人士,在世界上虽然不计其数,但象唐立这样跨界跨成为核物理顶级权威的就罕有了。荣誉之下,唐立还很忧虑,为了打造更强的核盾牌、为了将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传承下去、为了建设人才梯队,这些问题唐立都在思考着。

  感谢唐立以及无数像他这样的共和国脊梁,致敬!岁月静好,有你们守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