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手打假 浙江义乌24年查获2亿元侵权商品

5月30日上午,记者从浙江省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了解到,该联合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会员企业会同当地市场监管、公安、海关等部门,共查处各类侵权案件10918起,涉案金额达2亿多元,有力震慑了制售假冒伪劣和侵权商品的不法行为。

据悉,为更好地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41家企业于1995年联合发起成立了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架起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24年来,联合会通过将政府部门的执法资源与企业的线索资源、鉴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凝聚原本分散的维权力量与维权资源,政企携手维护市场秩序,与会员企业、政府部门和义乌市场共同成长,团体不断壮大、业务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完善。

现有的136家会员企业中,既有联合利华、米其林、欧莱雅等世界知名企业,也有梦娜袜业、红叶制伞等本地行业领军企业;既有“LV”、“CHANEL”等知名品牌权利人,也有北京万慧达、上海新诤信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会员企业遍布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还包括来自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企业,自有和代理品牌223个,是目前国内保护知名品牌最多的社会团体之一。

“这是一个成熟的团体。”广州锐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最初吸引他们加入联合会的,就是联合会成熟的运作机制,包括与市场监管局、公安、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无缝衔接,改变了企业单打独斗的维权困境,有效弥补了企业的维权断点。

随着市场业态的不断更新,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的维权触角也逐渐向电子商务、商业秘密保护等多元化新领域延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联合会会长任关兴表示,联合会秉承“联络企业、沟通信息、打假维权、护优扶牌”的宗旨,逐步建立了行业联合整治机制、跨区域协同打假机制、侵权高发行业预警机制和联合打假培训机制等“四大机制”。

“联合会的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将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与企业的线索资源、鉴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过程,集结原本分散的维权资源和维权力量,实现共管共担,最后达到政府职能部门的高效执法与企业自主维权互促共进的目的。”任关兴说。

2018年,义乌市保护名牌产品联合会仅配合当地市场监管局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954起,罚没款1886.1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34起。

记者:杨晨;通讯员:于谦

政企联手打假 浙江义乌24年查获2亿元侵权商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