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中国抽象之都的城市文化品质与精神。

风流——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5月9日——5月13日亮相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览集思海派抽象艺术独立与先锋性,探究“中国抽象之都的城市文化品质与精神”。

戴明德 作品

本次展览也是继2006年“上海抽象艺术展”之后酝酿时间最久、参展画家最多、绘画形式最广、学术气氛最浓的一次抽象艺术大展。参展画家涵盖老中青三代,既有上世纪80年代早期就开始抽象艺术实践的老画家,也有近二三十年探索历程的中年画家和近些年在上海抽象画坛暂露头角的青年画家,包括王劼音、查国钧、 赵渭凉、许德民、张健君、谭根雄、余积勇、陆云华、王建国、伊灵、王凯、吴晨荣、何伟、王远、王伊楚、陈东杰、顾欣、马俊营等。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他们多年来在抽象艺术领域创新、探索、实践的最新成就,作品包括油画、水墨、综合材料、版画、漆画、雕塑、装置、影像等。

张健君 作品

上海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抽象艺术之都。上海的抽象艺术家群体,四十年来不懈的坚守抽象艺术,独立追求,和而不同,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抽象文化生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审美认知的进步,抽象艺术与都市文明相得益彰,开放的社会形态与国际视野,以及上海人自我、独立而执着的文化性格,使得在这里集结并孕育出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抽象艺术家及其成果。而不断思考与探索抽象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当下的意义,无疑是上海的抽象艺术家们正在共同探索的课题。

查国钧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远介绍,“风流”上海抽象展览试图在当今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各自不同的抽象艺术样态来彰显艺术家们在当今上海乃至中国与全球艺术领域无法替代的艺术作用。不过,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只是上海抽象艺术群体中的一个部分。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认为,上海的抽象艺术体量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很大,每个艺术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推进对抽象艺术的认识。“上海的抽象艺术非常丰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貌,但从整体上看,上海抽象艺术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诉求还不够清晰,在当下文化发展过程中,上海抽象绘画的文化形态应该更加有具象的体现。”

面对正在兴起的中国抽象艺术热潮,作为先行者的上海抽象,如何将中国5000年的抽象文明融合西方100年的抽象主义现象,促进东方艺术意识、本土学术思维和探索精神,创作出具有海派文化特征的当代东方抽象艺术,肩负起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文化使命,是每一个上海抽象画家共同的心愿,也是创办此次展览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