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快到来时,在印度一个小城市的人们也纷纷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红灯笼,贴起了“福”字,热热闹闹地准备过节,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们仍然保持着家乡浓郁的传统习俗。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他们居住在印度加尔各答市的塔坝中国城,这里可能是世界上生活条件最差的华人社区。

在塔坝城,没有日本横滨中华街的繁华热闹,也没有纽约唐人街的灯红酒绿,更没有芝加哥唐人街的高大亮丽,迎面而来的只有低矮的房屋和店铺,高耸肮脏的围墙,黑水流淌的臭水沟以及泥泞坑洼不平的道路......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与眼前破败不堪景象相搭配的还有很多中国元素:一些带有汉字的招牌,时不时地映入眼帘,“热锅餐厅”、“永生皮厂”、“北京饭店”......置身其中,让人恍惚间以为回到了几十年前中国某个小城镇。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这里是印度华人最为集中的区域,现人数在1400左右,他们当中很多人的祖籍在福建、河北、浙江和山东等省,至于这些人为何要来到这里,这还要从19世纪说起。

在这之前,塔坝只是一片荒芜大沼泽,后来一个熊姓的广东人首先来到了这里,他在此建立起第一家华人皮革厂。后来,相继又有很多广东老乡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到20世纪50年代,在塔坝的中国皮革厂如雨后春笋涌现发展到64家。到70年代时,华人皮革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设厂数目达到200 多家,而且产品畅销欧洲各地。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华人长主们还引进了新式机器进行生产,一时间,塔坝中国城的名声在印度远扬,经济发展水平也也超过当地平均线。他们不仅养育了一万多人的华人同胞,也为当地印度人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那个时候富有的华人都有房有车,而且还雇佣很多佣人,过得非常风光,本地富人享受的优质物质生活他们都一应俱备。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然而,近二十多年来,塔坝的皮革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在之前的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当地政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些企业搬迁到20公里外新的工业园区。搬迁需要太多的成本,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因此倒闭,这也致使很多华人的流失,从之前的万人已经减少到1400多人,对于这些华人来说,搬迁和再次创业成为他们最头痛的问题。

他们是客居他乡的华人,过去富如今穷,说:我们想回国,落叶归根

重新创业、择业对当地华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站在十字路口,有的人幸运地坚持了下来,绝大部分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不少人在旧厂倒闭后转战餐饮业,但生活状况却并不尽人意,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时,很多人就萌生了回来的念头,毕竟根在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