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雀巢买下了有史以来最贵的"一杯咖啡"。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据媒体报道,雀巢和星巴克今天达成了一项协议,雀巢先期支付7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5亿元),从星巴克手里买来部分商品的销售权,帮助星巴克在全球销售咖啡。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雀巢,主营速溶咖啡;星巴克,主营咖啡连锁。所谓"同行如冤家",两个咖啡企业,怎么就"牵手"了呢?

在老文看来,这种合作的背后大有文章,而且是一种很明智的合作方式。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第一,雀巢与星巴克的协议,并不涉及双方的任何资产,只是一种业务合作。换句话来说,雀巢支付的71.5亿美元,并不是收购星巴克的某项资产。雀巢收购的是星巴克袋装消费品和食品在超市、商店、餐厅的销售权力,包括星巴克、西雅图极品咖啡、星巴克臻选、茶瓦纳、星巴克VIA免煮咖啡等品牌,这些品牌将为雀巢产生每年20亿美元的销售额。利用现有的成熟高端咖啡产品,为自己增加营收,怎么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雀巢销售额增速大幅下滑,急需增收措施。根据雀巢2017年报,雀巢有机销售额增长仅为2.4%,创下20年来的最低增速,其在美国、瑞士的销售额下滑,但大中华地区上涨0.64%。这让雀巢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

第三,星巴克美国业务同样下滑,寄希望于中国市场。星巴克2018年第二财季显示,星巴克在美国的销量仅增长2%,而中国门店却增长了4%,与星巴克方面对中国业务的增长预期相符,所以星巴克同样将未来的业绩寄寓中国市场,并计划2021年将中国门店数由现在的3000家扩大到5000家。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由此可见,雀巢与星巴克这两位"同行"的合作,其实是一种双赢,雀巢可搭上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扩张的顺风车,并利用星巴克产品增加营收,并有望集中精力进行产品升级研发;而星巴克则可利用雀巢的商超渠道,铺排自己的产品,扩大销量。

在老文看来,"同行"其实也有利益重合的时候,在商业世界,"同行"其实不需要总是斗到"你死我活",如果目光放得长远点,也许能发现,与对手合作,彼此都能赢得更多。

但这时候,可能你会说,能合作当然是最好的,我也想像雀巢那样,有充足的资金去扩大自己的业务,但我的公司就是缺钱,融资难我也很无奈。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在老文看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是有办法解决的。在完整的供应链中,应收账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供应商未来回款的保障,是核心企业兑付的信用。供应商可以利用应收账款保理这种方式进行融资,有效解决融资难题。

这是一杯史上最贵的咖啡

保理,是保付代理的意思,应收账款保理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供应商将核心企业作为买方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从而获得资金。这种方式不是传统的抵押,供应商获得的资金其实相当于提前回笼资金,不计入企业负债表,可以优化企业财务报表。同时,应收账款保理更多考察核心企业的兑付能力,供应商因为有核心企业的实力背书,不仅能获得更高额度、更低成本的资金,还能因为订单完成率而获得核心企业更多的订单,有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由此看来,应收账款保理,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种更好的融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