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交通运输部发文指出,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在被约谈时,态度很诚恳,承诺很到位,但约谈后,就将承诺抛之耳后,继续我行我素,视约谈为“耳旁风”。甚至有的企业被多次约谈,却仍置若罔闻,违规变本加厉,毫无诚信可言。显然在隔空喊话被各省市政府频频“约谈”的网约车公司滴滴。

笔者根据网上公开的新闻报道发现,仅仅2018年1月到4月,滴滴竟然被各地政府约谈了近30次。涉及业务包括滴滴青桔单车、滴滴小蓝单车、滴滴网约车、滴滴外卖等,其中单车是恶意投放,网约车则是存在大量违规网约驾驶员和车辆,并且不按照政府规定接入相关数据,外卖则是不正当竞争,这些违规违法行为极大了扰乱市场秩序。

滴滴违规变本加厉 交通部:不要把约谈当“耳旁风”

其中,在南京,4月3日运管部门在严查中发现滴滴存在大量无证网约车辆,多次约谈无果,滴滴被罚款150万,并要求其整改平台不合格车辆,停止给不合格车辆派单,并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可在4月17日运管巡查中仍然发现不少滴滴无证车。

而在上海,自2015年以来,滴滴在上海因非法客运“领”到9张顶格(十万)行政处罚罚单。令人震惊的是,滴滴在上海还没有获得网约车经营许可,在上海一直属于“黑户”。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曾表示,跟滴滴明确提出,要按照相关规范要对车辆、人员先进行清理。“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他现在的清理是不到位的,因此,到现在我们也没给他牌照,那么他在营运,可以说是顶风作案。”

在浙江,4月18日浙江省运管局发布通告约谈了滴滴平台。滴滴在湖州、嘉兴、衢州、丽水和台州等城市均未办理“经营许可证”,滴滴在上述地区属违规经营。对此,浙江运管局已给出许可证的最后办理期限:今年9月底。

此前,还陆续有新闻曝出,称滴滴在北京 “放水”非京籍、非沪牌司机及车辆。

正如交通部在文章中指出的,约谈是管理部门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改善服务、守住底线的重要举措。约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沟通提醒,督促企业自觉承担起企业主体责任和必要的社会责任,规范自身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

但滴滴明知违规却偏要执行,置政府监管于不顾,把约谈当“耳旁风”,这种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态度,终将害人害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