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外国友人介绍麻婆豆腐,应该是最直截了当的。因为麻婆豆腐,确实是由一个脸上长麻的大妈烹制而成名。这道菜起源于清朝,最初麻婆和她的丈夫郊野之处开了间“陈兴盛饭铺”,后来世事难料,麻婆丈夫去世后麻婆独自掌勺,用自己地长期实践,研制出了独特的豆腐口味。路过的人每每进店,都会点一道豆腐。小编脑补一下当时的画面:几位赶路的客官,经过饭铺,叫一声:“麻婆,来分豆腐!”久而久之,麻婆豆腐就是这么来的,这样的脑补画面也是有史可循的,并不是小编的胡言乱语。

还记得上学时诵读过的那首《锦城竹枝词》:“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所以,清朝末年陈麻婆的豆腐就已经是远近闻名了,而且被定为成都著名的美食。

至于麻婆豆腐的烹饪方法,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加工,继承和发扬,已经产生了些许的变化。例如放的豆瓣酱,肉类等等,都是经常长期各地口味的研制,慢慢发展变化而来。有的人喜欢吃猪肉,那么就可以选择猪肉,喜欢吃牛肉的话,就可以放入牛肉。中国各地方人的口味多有不同,所以也不必纠结于到底什么样的口味才最好吃,按照个人的喜好即可。当然,要想做好麻婆豆腐,需要记住的是,豆腐与肉要相互呼应,豆腐需要嫩滑并且形状要完整,肉就要块块分明,颗颗香嫩。而在江湖上,传说的一种最好吃的梦幻麻婆豆腐,是将“麻、辣、色、香、烫、酥”这六种元素融为一体,全面做到川菜的特点,自然也是香滑爽口,越吃越爱。大家是不是等不及想学习一下如何烹制了?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需要准备食材:嫩豆腐一块(500克左右),猪肉或者牛肉(需要是绞肉),辣豆瓣酱适量,豆豉适量,蒜苗一根,姜一小块,大蒜三颗,湿淀粉适量

具体烹制步骤:

1、将蒜苗切成小段,姜,蒜切成细末,蒜的量大概是姜的两倍;

2、将嫩豆腐轻轻去掉表皮,然后切成小块,放入加了凉水的锅中,注意水里需要加入一点点盐,这样可以使豆腐去除豆气味,也可以将豆腐中多余的水分逼出;

3、用中小火加热,等到水即将沸腾之前,关火,将豆腐轻轻倒入漏勺沥水;

4、在煮豆腐的同时,在旁边再起个锅,不需要放油,直接放入准备好的绞肉,翻炒;

5、慢慢将肉炒至变成深棕色;

6、加入准备好的姜末和蒜末,翻炒出香,然后放入1汤匙准备好的辣豆瓣酱,翻炒出红油;

7、放入少许豆豉,然后加入水,将豆腐下锅,确保水的量要没过豆腐;

8、向锅中加入一点料酒,然后加入1汤匙酱油以增加豆腐的颜色,中火煮5-6分钟左右,不能开大火,以防止豆腐被咕嘟裂开;

9、待锅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分为两次,第1次勾芡后放入准备好的葱花,然后第二次;

10、沿锅周边放入少许热油,然后开大火,待看到油浮上来即可;

11、出锅,在豆腐上撒点胡椒粉和葱碎,即可食用。

酥酥嫩嫩的麻婆豆腐就做好了,怎么样,你学会了吗?喜欢的话给个赞吧。

喜欢卡嘴美食文化的读者们请多多点赞、关注、分享。有任何关于美食的观点或者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更多的喜欢美食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