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亲用一副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

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路遥在父母家的生活,他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即便这样,读书也是他心中最大的梦想。

作为本就入不敷出的伯父母,根本没有想过让路遥读书,可是路遥的心早就飘向了课堂。最后伯母还是决定让他去读书。

路遥并没有让伯母失望,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聪明,有组织能力的人,小小年纪,就可以把作为同龄的人,征服的服帖。

明知道即使考上了初中,也不一定有钱去读,但是路遥还是和伯父纠缠,就让他去参加一次考试,考上了也不上,考不上更好。然而路遥却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延川中学。

这一次全家人根本来不及高兴,因为他们负担不起。可是在全村人凑了一些吃的东西,就送路遥去上学了。令人心疼的是,伯母为了让路遥有吃的,自己乞讨,然后给路遥送吃的。

就这样,饥饿和贫穷依然没有远离他,而是仍然如影随形!每天路遥的五脏六腑都被抓的痛心。

路遥为了自己可以活下来,自己去找野菜,只要是不苦,可以咽下去的食物,他都吃尽了。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路遥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在上大学期间开始写文章,在《延河》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优胜红旗》。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各大媒体报纸,杂志,到处可以看到路遥的名字。

路遥:我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人!

在“文化大革命”洪流中,依靠其出众的写作、演讲、组织才能,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一步一步当上全县红卫兵头头,晋升为“军长”。大联合后,路遥以群众代表的身份被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相当于一个县长,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路遥,因为政治方向的问题,路遥再次被打入深渊,回到农村务农。

在一次偶然机会,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初恋总是美丽的。当时,他把得之极为不易的工作机会让给了一位中意的知识女青年,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姑娘把他当做跳板,无情地抛弃了路遥。

这是一次无情打击,可是路遥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而是从新出发,好在上天还是眷顾了他。遇见了林达,并且成了他的妻子,只是因为热爱写作的路遥,似乎很少思考家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文学。

用路遥自己的话说,他这一生,唯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女儿,每次写完文章,都会对着窗外,一声悲叹,因为他知道亏欠女儿太多。

可是路遥就是一个文学狂人,写文章,占据了他的所有,即便自己都睁不开眼睛,即便双手冻僵,即便早上只是一个干馒头就着开水,他依然坚守在写作这个岗位,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只是为了成就他所热爱的文字。

路遥本可以再次创造更多的奇迹,却因为死神的召唤,让他把遗憾带进了他曾经深爱的黄土地。

在1992年的寒冬,年仅42岁的路遥告别了这个他深爱的土地,他深爱的人!即使临终前,还在念念不舍的想着父母、兄弟、朋友。因为这是他笔下最温暖的爱,他始终用自己的笔,抒发着对于这个不曾眷恋他的世界,一种深深地爱意!

路遥:我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人!

英年早逝的路遥,给这个社会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也给深爱他的人,留下了巨大的悲痛。

贾平凹说:“在陕西,可以说有两个人是长久的,一个是石鲁,一个就是路遥。”

我想,之所以说路遥可以长久,更多的是他的作品,无论放在那个时代,都可以给人奋斗的力量,给人带来对于生活的希望!

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说:“也许路遥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最后的一个殉道者。”

说路遥是一个殉道者,其实这是在说他是一个为了文学,可以抛弃一切,包括家庭,甚至自己的生命。

写《人生》用了21天,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写作,就是写作。困了就喝点咖啡,抽香烟。记得朋友推开路遥的房间门,发现墙角堆满了烟头。

写《平凡的世界》前后共花了6年的时间,亲自体验艰苦的劳动,翻阅各种政治资料,包括报纸书刊,采访最基层的老百姓。这些都是为了创作积累的素材。在第一部写完后,路遥第一次感觉到死神的临近。

医生建议修养一年,可是路遥从来就是一个为了文学,倔强的继续拿起手中的笔,继续他的未完成的作品。

当写完第三部,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路遥把手里的笔,重重的扔出了窗外,这是一个怎样的心情,我想,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天不负有心人,路遥的这部长篇《平凡的世界》再次夺得矛盾文学奖,并且收到更多的人的来信,

王天乐曾经回忆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情景:“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

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王天乐告诉他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找不来外汇。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路遥:我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人!

是的,一个把一生都献给了文学,文学却不能给他想要的面包,只能是精神上的抚慰,只是这抚慰却换不来一个鲜活的生命。

陈忠实说:“那个时期,我读任何文学作品,都没有发生过那样严重的撞击。”

当路遥的《人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时候,一次陈忠实回老家,刚好遇到初中的同学,也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还没等他说话,那人便对着陈忠实说道:“你咋没有写出这样的文章呢?”这让陈忠实感到一丝沮丧。

路遥说:“我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做我创作的一个神圣的上帝。无论我们生活有多大的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我们是否可以想起,那曾经养育过我们的土地,我们是否可以,用尽自己的一生,去追逐那份天真的梦想!

路遥这个名字可能将会深埋在我们的心里,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

路遥用生命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热爱,什么叫坚韧,什么叫执着,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真实,可能也会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真实。

一个平凡的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写出了不平凡的作品,给了许多平凡的人,继续克服困难的勇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