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亚地区的军购大户,印度凭借着“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名头,长期夹在东西方阵营之间左右逢源,使用资本主义联邦制的制度,却长期实行着计划经济。上世纪其武器装备主要以英制、俄制为主,进入本世纪后,随着自身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印度在军购上开始多元化。先后从美国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从运输机、反潜机到武装直升机,而水面舰艇方面,在2006年,印度花费近5000万美元,引进了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特伦顿”号,后更名为“佳拉希瓦”号,虽然印度方面时不时的会宣传其作战能力是多么强大,但美国在出售该舰时的附加条款,是印度不得将其用于进攻作战。

印度十分郁闷:买了2艘万吨巨舰 却不得用于进攻作战

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是美国建造的大型舰艇,舰长约174米,宽约31米,标准排水量约9000吨,满载排水量17000吨以上,最大航速21节,续航能力为7700海里。舰体后部的飞行甲板能够搭载6架UH-3“海王”直升机或4架CH-46D/E“海骑士”运输直升机,船坞甲板可容纳24辆两栖突击车或4艘小型登陆舰。

该级舰的自卫武器包括2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2门25毫米机关炮和8挺12.7毫米机枪,属于轻量配置,仅可应对小型船只威胁。而美国在出售“特伦顿”号时,已经拆除了这些武器,虽然印度可能自行加装了一些武器系统,但有碍于美国的附件条款,“佳拉希瓦”号应该依然处于“裸奔”状态,出航时需要护卫舰只。

印度十分郁闷:买了2艘万吨巨舰 却不得用于进攻作战

印度得到“佳拉希瓦”号后,可以将其作为浮动直升机平台或应急反应中心使用。该舰需要420舰员,包括24名军官,还可搭载800人的战斗部队和超过2000吨的作战物资,舰上共有7台起重机,其中一台为30吨,其余六台为4吨,另外飞行甲板上的升降机起重能力为8吨,舰上还有可存放22万加仑航空燃料以及12万加仑车用燃料的油罐。可以说,该舰的作战能力对于印度而言还是相当可观的。

以印度海军长期以来的标准,一艘航母的服役期限为40年,一艘船坞登陆舰的服役周期则为21年,而1971年开始服役的“特伦顿”号,在2007年正式交付印度时,已经服役了36年,且该舰在接收时的状态仅能够保障安全航行,需要进行大量的升级和改装。在购买“佳拉希瓦”号的过程中,印度国内曾出现大量反对和质疑的言论,虽然该舰属于超期服役,但对于印度海军提高自身两栖作战能力,依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十分郁闷:买了2艘万吨巨舰 却不得用于进攻作战

近年来,对于希望称霸印度洋的印度海军而言,两栖船坞登陆舰是远程武力投送必不可缺的运输装备,但近年来无论是自己试图制造,还是国际招标都屡屡碰壁,至今国际造船市场上还有印度4艘2万吨级船坞登陆舰的招标。目前,“佳拉希瓦”号已在印度海军服役了11年,培养了大量船坞登陆舰操作人员,而印度自去年,服役了数艘国产MK-IV型通用型登陆艇,虽然不属性两栖舰范畴,但其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依然离不开前期的人员培训。

现在,印度共有两艘奥斯汀级在役,而且今后数量可能还会增加,同时美国也可能会放开所谓的附加条款,虽然都是超期服役的旧舰,但依然能够大幅度提高印度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利刃/老章鱼)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