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又名鸡头子,历版《中 国 药 典》均 有 记 载,为 睡 莲 科1年 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具 有 益 肾 固 精、补 脾 止 泻、祛湿 止 带 的 功 效,主 治 梦 遗、滑 精,遗 尿、尿 频,脾 虚 久 泻,白浊、带下。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2 芡实的化学成分研究作为药食两用的水生补品,根据芡实的功能特性可将其化学成分分为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两大类。
2.1 营养成分 芡实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另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维 生 素 等,其丰富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与黄花菜、银耳、木耳等相当。2.1.1 碳水化合物 芡实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粗纤维,其淀粉含量占 整 个 种 子 的70%~80%。这 些 碳 水化合物除6%左右为不溶性纤 维 外,多数可被人体消化吸收,是比较理想的能量和膳食纤维来源。

芡实的现代研究进展,十分难得


2.1.2 蛋白质及氨基酸 芡实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9.68%,高于大米、玉米、高梁等一般谷类作物。芡实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种类 齐 全,配 比 合 理,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4.6%,可作为人体优质蛋白的理想来源。经 分 析安徽芡实,其所含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较高,还有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远高于大豆、牛 奶 和 大米,与 WHO 推荐的必需氨基酸模式相比,除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他均高于标准氨基酸模式。凌 庆 枝 等的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
2.1.3 矿物质及维生素 矿物质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需要每天适量摄入,印度研究者曾利用色度计、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计对达尔班加出产芡实不同部位中磷、钾、钠、铁、锰、铜 及氮的含量做了测定,结果 表 明,芡实富含矿物质,特 别 是 铁 和磷的含量分别是0.684和2.397mg·g-1。铁是合成体内血红蛋白和参与多种酶的必须元素,而磷是维持心脏正常跳动、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必要物质,二 者 均 很 重 要。我国学者丁利君等也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潮州芡实中矿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铁含量为0.9395mg·g-1,与印度的研究结果一致。张名位等在全面分析潮州芡实(南芡)和山东芡实(北芡)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得出潮州芡实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均比山东芡实丰富,尤 其 是 铁、磷、硒 和 维 生 素C、维生素 E含量较高的结论。芡实维生素 C的含量达到50mg·kg-1左右,可与某些蔬菜相媲美,此外β-胡萝卜 素、B族和 E族维生素含量也相当丰富。

芡实的现代研究进展,十分难得


2.2 功效成分 芡 实 是 传 统 的 中 药 材,具 有 益 肾 固 精、补 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但其功效物质一直不是很明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芡实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2.2.1 黄酮类及环肽类 李美红等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芡实体积分数95%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 采用柱层析法对各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9种物质,经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结果 得 到1个 环 四 肽、8个 环 二 肽、2种二氢黄酮、1种木 脂 素 苷 和α-、β-、δ-生 育 酚 等,其 中 环 肽 类主要为环(苯丙-丝)、环(丙-脯)、环(苯 丙-丙),环(苯 丙-丝)为新发现的天然产物,环(丙-脯)、环(苯 丙-丙)首 次 分 离 得 到;2种二氢黄 酮 分 别 为5,7,4′-三羟基二氢黄酮和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
2.2.2 葡糖基甾醇类 化 合 物 赵浩如等学者利用核磁共振质谱联用技术从南 京 芡 实 中 分 离 出 了 24-methylcholest-5-enyl-3β-O-pyranoglucoside、 24-ethylcholest-5-enyl-3β-O-pyr-anoglucoside 及 24-ethylcholesta-5,22E-dienyl-3β-O-pyrano-glucoside3种吡喃糖苷[10],并认为可能是芡实的活性成分,他们还从芡实根茎中分得一个 N-α-羟基-顺-十八烯 酰 神 经 鞘 氨醇的1-O-β-吡喃糖苷及其 反 式 异 构 物,此外还有木脂素苷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

芡实的现代研究进展,十分难得

2.2.3 脂类及烷烃类 化 合 物 芡实中的脂类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Z,Z)-9,12-十 八 碳 二 烯 酸(亚 油 酸)含 量 较 高。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 有 降 血 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硬化、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等功能,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李美红等[11]对芡实的挥发性成分作了研究,主 要 为烷烃类及不饱和脂肪酸,鉴 定 出 了33种 化 合 物,其 中 含 量 较高的有9-十八碳烯酸、十六酸、(Z,Z)-9,12-十八碳二烯酸、二十四烷、2,6,10,15,19,23-六 甲 基-2,6,10,14,18,22-二 十 四碳六烯酸等。

2.2.4 脑苷脂类化合 物 台湾学者从芡实种子中分离得到了2种新 脑 苷,即(2S,3R,4E,8E,2′R)-1-O-(β-glucopyrano-syl)-N-(2′-hydroxydocosanoyl)-4,8-sphingadienine 和 (2S,3R,4E,8E,2′R)-1-O-(β-glucopyranosyl)-N-(2′-hydroxytet-racosanoyl)-4,8-sphingadienine。
2.2.5 其他化合物 张汆等用体积分数50%丙酮溶液对芡实中的多酚进行提取,并用 D101树脂选择性吸附,得到了较纯的多酚样品,总酚含量达81.38%。最新研究表明,芡实种仁中还含有倍半萜木脂内酯、树脂等成分,均首次分离得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