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是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正是有了“土改”,党才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掌握了足以推翻“三座大山”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没有“土改”,就没如今的新中国。

有意思的是,最早提出“土改”的政治势力正是国民党,中山先生在1902年就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而直到败退台湾省之前,国民党内一直有人主张“土改”。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不能在大陆搞“土改”呢?

首先,由于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在基层农村的干部几乎全灭。而推行“土改”的前提就是对基层的管理能力。国民党大佬张静江在浙江推行“减租”都因为没有基层管理能力而失败,更不要说“土改”了。

其次,同样因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内的革命力量基本被清除,导致国民党变成了“三座大山”的代表。而“土改”威胁了“三座大山”的根本,作为“三座大山”的国民党自然不能“土改”。

最后,推行“土改”还需要大量的经济资源,党通过没收“三座大山”的资本可以做到,但国民党却做不到。国民党败退台湾省后反而能够进行“土改”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全国的收入用于台湾一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