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关注《一碳科技》,你会错过很多编程知识哦!

前言

相信大家都听说计算机木马病毒吧?在很多人眼里,计算机木马都是一种很神秘的存在,悄悄的隐藏在计算机后台运行,监视着计算机的一切行为,能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拿走敏感文件,并且远在另一端的木马制作者,会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木马宿主电脑进行控制,而这一切操作木马宿主都无法知晓,那么,木马真的有这么神秘吗?

这里,《一碳科技》教大家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木马程序,这篇文章先教大家编写远程控制木马中的“被控端”,也就是发送给宿主计算机的程序,这个程序比较简单,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理清C语言木马的工作原理,只是编写了基本实现远程发送命令的基本框架。

源码在文章末尾

话不多说,打开电脑写起来!

首先,我们这篇文章只教木马被控端的代码,木马控制端的代码会在发布在下一篇文章,请关注我们哦!

第一步

编写C代码的第一步,引用头文件,这里分别使用stdio.h、WinSock2.h、windwos.h(高大上一点),注意,WinSock2.h要在windwos.h之前引用,否则会出现错误,并且我们还要加入Ws_32.lib这个静态链接库,否则connect()函数就无法使用。

对第一步做个总结:

WinSock2.h要在windwos.h之前引用加入Ws_32.lib这个静态链接库

第一步

第二步

编写我们连接控制端的函数,在这里会用到socket()函数,recv()函数,WSAStartup()函数、MAKEWORD()函数,HIBYTE()和LOBYTE()函数,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建议,如果想要学习scoket编程,那么,你就要把socket()、send()、recv()、accept()、listen()、connect()、bind()、这7个函数要学会怎么用并且理解。

第二步的注意事项:

socket API函数调用之前,调用的第一个函数都是WSAStartup()函数。MAKEWORD()函数几乎都是配合WSAStartup()函数使用,一般情况下,MAKEWORD()函数的参数分别为:2、2。

初始化

初始化完成,我们就要连接服务器了,分别有四个步骤:

创建一个套接字填写向SOCKADDR_IN中填写服务器IP地址、端口、使用的协议族(AF_INET)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说明“肉鸡”已经上线接收服务器信息

如果想要“被控端”执行服务器的命令,可以自行添加system()函数,这里就不演示了。

好了,写到这里,“被控端”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了,剩余的功能可以自行添加,例如执行服务端指令、“被控端”后台执行、“被控端”自启动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并不难,这里就不多讲了,如果不明白可以私信小编哦!

“被控端”完成了,那么“控制端”在哪呢?别急,下一篇文章会有哦

“控制端”与“被控端”一样,小编只是将基本的框架写出来,能够实现“控制端”与“被控 端”的数据交流,控制端能够发送指令,被控端能够接收指令。其余的功能在近期的文章中会 教大家如何实现,请关注《一碳科技》!

各位看官别忙着收藏嘛,关注不是更好吗?更多干货推送给你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