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黎氏八骏故居。(记者方阳 摄)

市博物馆名人世家湘潭人物专题陈列详细介绍了黎氏八兄弟的生平事迹。 (记者 方阳 摄)

湘潭在线9月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明辉)《黎锦熙传》已经出版、《湘潭黎氏家风家教故事》《长塘轶事》两本书正在写作中、反映黎锦晖事迹的电影《明月》即将开拍……自去年湘潭黎氏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以来,湘潭不断深入挖掘黎氏文化内涵,推进地方文化的研究。

所有这些,都围绕湘潭黎氏家族展开。在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组那个不起眼的土墙院落,便是黎氏八兄弟故居。这处宅院不大,它依山傍水,一条马路将它与长塘分割开来。

黎氏八兄弟,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黎氏八骏”——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他们分别在学术、音乐、科学、教育等领域各领风骚,成为近代湖南乃至中国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拼音之父”:黎锦熙

黎锦熙在“黎氏八骏”中排行老大,这个出生在湘潭县中路铺晓霞山下的语言学家,从小就与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慧的黎锦熙,对身边的文化现象十分关注。少年时,他到湘乡外婆家串亲,发觉“翻过一个山坳,语音口语就不一样”,这种语音不同带来的沟通不便,让他萌发了改变这种现象的念头。

1912年,黎锦熙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即被谭延闿延聘为湖南督军府秘书。他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黎锦熙主编《长沙日报》。1912年,黎锦熙与张平子等创办《湖南公报》,任总编辑。次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历史教员。

1915年,黎锦熙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处编审员,提倡白话文并推行注音字母。次年,他倡导组织了“中华国语研究会”,大力提倡“国语统一”(推行普通话),“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后来,他又认为汉字是一种不适用的符号,改用拼音才是治本的办法,于是开始创拟和推广“国语罗马字”,研制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草拟汉语拼音字母——“双拼制”(草案)。

1920年,黎锦熙在北京高等师范学院国文系首创讲授“国语文法”,并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揭示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此后,黎锦熙拟订国语罗马字,定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又修订注音字母。从最初的倡导、组织到规定标准音、标准语,制定符号、音标;从注音字母、注音符号到国语罗马字、拼音字母;从南北协议定音、而京音、京语到普通话;从拼音方法上的“三拼”到“双拼”,黎锦熙为此贡献了他的一生。

音乐兄弟:黎锦晖与黎锦光

“黎氏八骏”中,老二黎锦晖与老七黎锦光均在音乐领域有所造就。

1891年出生的黎锦晖只是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自幼喜爱民族民间音乐。“我小时候听父亲说,在乡下的时候,他常常和他大哥偷偷跑出去看花鼓戏。”黎锦晖的儿子黎泽荣称。

1907年,黎锦晖考入国立长沙高师,读书期间热衷于音乐与戏剧,曾参加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和昆曲团体“南社”。毕业后,又在长沙担任了周南、明德、修业与广育四所学校的音乐课。1919年,黎锦晖参加了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偏爱民间民俗音乐,积极收集民间乐歌资料。为弘扬他的“平民音乐”主张,他在“五四”运动后,主编了《平民周报》。

明月歌舞团,就是他推广平民音乐的有力尝试。1930年初,黎锦晖组建了明月歌舞团。后来,这个歌舞团创造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潮流。人民音乐家聂耳及王人美、黎莉莉、黎锦光等一大批艺坛名人,都曾在这里学习和演出过。

黎锦晖推广平民音乐的尝试,在民间儿歌中扩散开来。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中,《可怜的秋香》是他谱写的第一首歌,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歌曲。

后来,黎锦晖将他开创的“黎派音乐”大旗交给了他的七弟黎锦光。黎锦光比二哥黎锦晖小16岁。9岁时,黎锦光随大哥黎锦熙在北京上小学。初到北京的黎锦光,时常跟着大哥黎锦熙、二哥黎锦晖到前门外的戏园子看京戏。15岁时,他随同黎锦晖到上海,并在黎锦晖担任校长的国语专修学校附属小学上学。

1927年,黎锦光去上海投奔黎锦晖,并参加了黎锦晖办的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和联华歌舞班,到南洋和国内的许多地方巡演。

“黎锦光的名气虽然没有黎锦晖大,但他的艺术造诣也很高。”湘潭作家赵志超说。

1939年初,黎锦光进入百代唱片公司做音乐编辑。10年间,他创作了一批十分流行的电影插曲。黎锦光乐于融入新鲜元素,他早年学习西洋音乐作曲、配器,率先成功地将爵士音乐融入创作过程中,作品优美通俗、脍炙人口。他采用湖南花鼓戏的“双川调”改编了歌曲《采槟榔》,由周璇灌制唱片后极受欢迎。如风靡上海的《夜来香》,经由邓丽君的演绎,在内地瞬间又流行起来。

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若要溯源,离不开黎派音乐。黎锦晖与黎锦光,由此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紧紧相连。

作家兄弟:黎锦明与黎锦扬

“黎氏八骏”中,还出了两位作家——老六黎锦明与老八黎锦扬。

1905年,黎锦明在长塘出生,随后求学、任教。解放后先后在福建和湘西教书,一生坎坷。上个世纪60年代初,黎锦明全家迁到长塘老家,在贫困山村里自食其力。

黎锦明的文学成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略。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开始对黎锦明这位老作家进行追踪。对黎锦明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的湘潭文史研究专家康咏秋回忆,大约是在1975年,有一次湘潭地区文联开会,一个上穿破旧棉袄、下穿套鞋的老头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得知这个老头就是被鲁迅称为“湘中作家”、并评价他的作品“蓬勃着楚人的敏感与热情”的黎锦明时,十分惊讶。

康咏秋当时在湘潭师专讲授现代文学课程。这次见面后,他决定开始搜集黎锦明的相关资料。“从文学成果来看,中篇小说《尘影》被称作是黎锦明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运动的中篇小说。”

湘潭作家陈金亮说:“1958年12月,黎锦明在《新苗》文艺月刊发表了最后一个短篇小说《炼铁》后,由于他对‘新’形势、‘新’人物、‘新’生活愈来愈隔膜,加上脑病日益严重,停止了笔耕生活。”停止笔耕生活的黎锦明回到长塘老家,与乡人一道生活。

如黎锦明被称为“六老爷”一样,比他小10岁的黎锦扬打小被称为“八老爷”。他和六哥一样,也成为了一名作家,并从文学写作的领域,后来跃至舞台剧、电影等影视领域。这位华裔美籍现代作家,今年103岁,是目前“黎氏八骏”唯一一位在世者。

黎锦扬从湘潭到北京读中学,从西南联大毕业到云南边陲担任土司秘书,协助土司进行现代化改革。1944年,他到美国耶鲁大学求学,获耶鲁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以写作为生。

黎锦扬的成名作《花鼓歌》,与百老汇紧密关联。《花鼓歌》是黎锦扬的第一本小说。书籍出版后,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后来,《花鼓歌》被改编为歌剧,1958年10月,在波士顿首演,随后到百老汇连续演出了600场。再后来,《花鼓歌》又由环球公司改编为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五项提名,得了三个金像奖。

采矿、教学、建铁路桥的黎家兄弟: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

“黎氏八骏”中,还出现了矿产专家黎锦曜(老三)、平民教育家黎锦纾(老四)、铁路桥梁专家黎锦炯(老五)。

在“黎氏八骏”中,黎锦曜的资料相对较少。黎锦曜是名矿产专家,早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采矿冶金科,先后在云南、宣化、开滦等地开矿。

抗战期间,黎锦曜因南京局势紧张,回到湘潭开办小煤矿和膏盐矿,均失败破产。随后他返回家中,和祖父母住在长塘老屋,雇长工种田。1944年,湘潭、衡阳相继被日寇侵占,黎锦曜当时在青山桥中学教书。1946年日本投降后,他在长沙一家水泥厂工作。1948年工厂停办后,他再次回家和祖父母住在一起。

1949年后,黎锦曜任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年近六旬的他不顾家人劝阻,自告奋勇接受中央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带领一班人去海南岛探矿。第二年,因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而身染重病,在海南的矿藏考察工地不幸病故。

教育家黎锦纾在“黎氏八骏”中排行第四,1898年出生。他的另一个名字叫黎明。1918年,黎锦纾毕业于北京大学,当时文科由李大钊执掌,他受李大钊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较深。1921年,他赴上海在他二哥(黎锦晖)创办的《小朋友》周刊任编辑。当时,正好中华书局选派年轻职员去国外留学深造,他幸运地被选中。

1922年,他去德国留学,后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长塘黎家第一个博士。1925年,黎锦纾在德国参加中国共产党,与朱德、邓小平同在一个党小组,被选为柏林党小组长,由此成为长塘黎氏第一个共产党员。1931年,黎锦纾到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任学校教育部主任。平民教育,后来成为了他一生致力的方向。

“他搞平民教育,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启蒙工作。搞了一些科学实验,在河北定县创造了运用现代社会学方法开展社会调查,并写成《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创立了‘即传、即习、即用的导生制’。”黎锦纾的儿子黎风说。

解放后,黎锦纾在湖南省民政厅任职,后来又担任过省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他的一生以教育为荣,为促进全国平民教育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黎锦炯在“黎氏八骏”中排行第五,他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让他名扬中外。当年,黎锦炯带着一块大洋、穿着草鞋到长沙求学,后来考取唐山交通大学。1927年毕业后,他在京奉铁路(北宁铁路)当工程师。

1929年,当时只是天津铁路局的一名见习工程师的黎锦炯,见外国人用很高的报价承建滦河大桥,很不服气,便挺身而出,以低于外国人很多的报价要求由他承建。得到批准后,他加班加点,三个月便拿出修建设计。施工时,他日夜守在工地上,终于建成了滦河大桥,这也是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桥。

新中国成立后,黎锦炯在铁道部负责设计领导工作(总工)。宝成、成渝、鹰夏等新建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