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股份制改造在城市的落地是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形式展开的。但是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这种实践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经济行为,而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而开展的。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经济完全是停滞不前,所以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极其地低下。当时全国的城市里大概已经有300多万的待业青年。

待业青年,这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当时为了避免“失业”这种非常资本主义的词,我们就造出了一个等待就业,“待业青年”这么一个名称。这300多万待业青年,再加上当时的上山下乡运动停止,近2000万的知识青年返回原城市。这些人口加起来,占到了当时城镇人口的1/10左右。

这样巨大的失业青壮年人口,不但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更给当时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了社会稳定的隐患。

在这种情况底下,解决就业问题就成了最大的经济问题,也成了最大的政治问题。  

1980年的时候,北大教授厉以宁前后两次在中央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上提出,要用股份制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说号召大家集资,兴办一些企业,让企业可以发行股票,扩大经营,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那个时候,学者们就已经意识到,股份制可以解决国营企业中“全民所有,无人负责”的问题。

用产权将“责权利"清晰划定,  这样可能会在当时非常僵化的国营经济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

现在的人觉得这些事都很平常,但是你想在八十年代初,对于一个被意识形态禁锢了几十年的中国政府而言,这是一次认知颠覆的经历,原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也是需要“资本”助力的,原来资本并不等于资本主义。

在这以后,“产权”对于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巨大魔力开始被整个社会所认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年的南山开发区,现在的南山区已经是深圳的第一大区,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常住人口是100多万,一个区就相当于一个大城市。著名的企业,腾讯、中兴、大疆都在这个区里面。

这就是股份制所创造的奇迹。

八十年代之后,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全国迅速地被铺展开来,  它和乡镇企业一样,是一次“中国语境”下的第一次民间创业大潮,它也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折衷权衡之路,是股份制在中国环境下的具体应用。

因为产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明晰,  所以我们国家被压抑的生产力被快速地释放出来,它们的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反应很快,所以企业家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大批的明星企业开始出现: 海尔电器、李宁公司、青岛啤酒都是在集体所有制上起步的。

到这里为止,股份制完成了在中国的萌芽阶段,它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塑造开始慢慢地一步步深入,一直到90年代,  党的十四大召开的时候,股份制开始在全国的各地遍地开花。

识|集体企业与国企股份制改革

文章来源:香帅的北大金融课        作者:唐涯       编辑:张茜楠

城市金融网| 智造新闻 专注金融

城市金融网

金融热点的追踪者

金融合作的推动者

金融政策的解读者

金融平台的搭建者

免责声明

本公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与本站(微信号:csjrbs)联系。

微信号:csjrbs

投稿及其它事宜: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