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俄罗斯世界杯,法国再次把大力神杯收入囊中。时隔20年重夺世界杯,这支年轻的法国队做到了。

前德国队队长拉姆携俄罗斯超模沃迪奥诺娃,手捧大力神杯入场

世界杯从来都是欧洲与南美洲的战场,现代足球起源的欧洲和激情疯狂的美洲合力拿下了21届世界杯的所有冠军,其中欧洲12个,南美洲9个。

法国总统马克龙起身欢呼

几天前,库叔来到俄罗斯报道本届世界杯,本以为可以利用西葡语的优势,特别是在淘汰赛阶段多多采访一些南美洲球队。

谁知道在抵达巴西队大本营索契的那一天,巴西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比利时淘汰,而此前,另一支进入八强的南美球队乌拉圭也已经被法国淘汰。

于是四强全部来自欧洲,世界杯也变成了“欧洲杯”。曾经的欧洲南美分庭抗礼也变成了欧洲包揽前四,再也没有什么欧洲球队和美洲球队巅峰对决。

事实上从前几届来看,进入四强的球队中南美洲就早已经处于劣势,南美足球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局面呢?

葡萄牙球星C罗

文 | 赵焱 瞭望智库驻里约热内卢观察员

编辑 | 蒲海燕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足球难以为继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各国足球的战术在更新和发展,现代足球发展越来越注重团队和战术的配合,对于强调个人能力的南美足球冲击很大。

从本届世界杯的欧洲球队来看,除了葡萄牙队C罗比较突出外,其他球队几乎都是以整体见长。而四强球队中,法国和比利时身价超高,英格兰也不逊色,这些球星身价高却没有一个异常突出,注重的都是与全队的配合;克罗地亚队的两名世界级中场,其作用也是串联起整个球队,而不是突出自己。在所有赛前和赛后的发布会上,主教练均多次强调整体作战。

早在巴西世界杯上就有个经典语录:“巴西有内马尔,阿根廷有梅西,哥伦比亚有J罗,葡萄牙有C罗,德国有整体。”当时夺冠的就是有整体的德国。今年的世界杯,德国的体系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在小组赛就遭到淘汰,但其他欧洲球队继承了这一传统,即使是个体并不很突出的瑞士、瑞典和东道主俄罗斯也能够用发挥整支球队实力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在过去三届世界杯上,冠军分别被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摘得,这几支冠军队中的成员大多出自联赛班底,甚至是一个俱乐部,也就是说用的打法已经在联赛中反复实践,球员间又足够的默契,不需要再进行额外交流,场上球员已经能够心领神会队友的传球线路。

而南美足球一直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足球,因此,球星突出,能被称得上球王的马拉多纳和贝利也都是来自南美,连续过人、“踩单车”等都是南美球员在球场上最爱表演的项目,在整体足球不完备的时候,球星突破欧洲人的防线易如反掌,给观众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因此也造就了一批传奇球星。

从欧洲流行起来的却都是各种战术配合,从当年的一停、一拨、一射任意球,到今天英格兰队的角球、任意球频频得分,都是球队深入研究战术取得的成果,荷兰“三剑客”时期的“全攻全守”从名字上就可以明白是注重整体,而西班牙的tiki-taka传控足球更是整体作战的典范。

如果无法踢出巅峰时期西班牙或者巴西世界杯时德国队的整体传控足球,大多数欧洲球队会选择有针对性的调整战术,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时候明明是一支强队却选择防守反攻。有人说现代足球不好看了、太功利了,但这种实用主义最终能够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效果,就无法阻止球队去践行。

南美球队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就是球员的个人能力,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能力必须超强,能够扛起一支球队才有可能与欧洲诸强抗衡,比如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巴西R-R-R(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三叉戟组合,个人一旦被束缚或者无法上场,球队的成绩也会下滑。

以阿根廷队为例,梅西的个人能力可谓很强了,他也是球队的核心,在世界杯预选赛期间梅西因为受伤、禁赛,缺席的8场中,阿根廷1胜4平3负,只拿到7分,而有梅西的10场比赛,阿根廷6胜3平1负拿到21分,可以说如果没有梅西,阿根廷可能连2018年世界杯都进不去。但他在巴塞罗那俱乐部能常有出色发挥与整支球队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与巴塞罗那队友一起踢的也是传控足球,而在阿根廷国家队里,其他球员无法跟他形成配合,梅西孤掌难鸣,阿根廷队险些小组赛翻车也不足为奇。

另一支南美传统强队乌拉圭,是南美的异类,因为擅长的是防守反击。这一战术在稳固的防守前提下必须有犀利的反击,他们靠着前锋苏亚雷斯和卡瓦尼的极强个人能力总是能够得分,也一直打到了四分之一决赛,但由于卡瓦尼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受伤,他的缺席直接影响了球队的进攻,最终输给了法国队。

今年南美球队中表现最好的巴西队,实际上主教练蒂特也一直在强调整体,而不要仅仅依赖内马尔一个人。内马尔赛前刚刚从大手术中恢复,显然球队已经被迫寻求没有内马尔的方法,最终内马尔虽然回归了,但球队整体打法已经形成。只是在与比利时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场卡塞米罗无法出场,使得球队的中场和前场之间无法有效连接,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2

迎合看台上的球探,沦为欧洲足球的附庸

如今的南美诸强,很多球员平时都来自欧洲俱乐部,这些球员实际早已融入欧洲的战术体系,回到国家队反而出现水土不服。

在阿根廷队23人名单中,只有3人来自本国联赛;而巴西队更是只有2名球员来自本国俱乐部,巴西国内球迷最多的弗拉门戈俱乐部竟无一人入选,以至于在世界杯前库叔碰到弗拉门戈俱乐部主席德梅洛,问起对世界杯的期待时,他说:“反正又没有我们的球员,我不那么关心。”

诚然,欧洲俱乐部的职业化程度更高,对球员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起到推动作用。但现在南美球员通常是从十七八岁就被欧洲豪门买走,对南美球员的天赋按照欧洲模式改造,这样国内就很少能够涌现出非常抢眼的球星。

要知道以前的济科、苏格拉底、马拉多纳等人都是在世界杯或者世俱杯上成名后才登陆欧洲踢球的,到欧洲去淘金挣钱,同时也帮助欧洲俱乐部取得好成绩。比如马拉多纳加盟那不勒斯后,就把这支球队带上了意甲冠军的宝座。

但随着欧洲俱乐部职业化运作的发展,更多南美有天赋的球员渴望到欧洲踢球,南美各俱乐部也希望用自己的年轻球员换得经济利益,将年轻球员卖到欧洲也就成为南美青训的主要目标。

同时,为了更好地出售球员,俱乐部培养球员不再注重球队整体实力需要,而是关注看台上的球探。因此在打法上,南美俱乐部开始远离现代战术体系,强调个人盘带、突破,为的是让球探们一眼就能看出天才球员的个人能力。

巴甲、阿甲热衷于培养“球王”的根源也在于此,他们也确实培养出了一批热衷个体踢法的球员,这些球员登陆欧洲后分散在了各国俱乐部,队伍战术体系和踢法都不相同。

由此可见,南美洲俱乐部培养球员的目的更多的不是本国联赛的精彩,而是能够为欧洲联赛输送多少人才。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国内联赛水平下降、场面难看,也为国家队的组成埋下了隐患,让南美足球逐渐成为欧洲足球的附庸。

同时,年轻球员在欧洲迅速致富后,由于此前受教育程度并不高,自律性非常不够,经常是迅速开始不健康的生活,怠慢训练、耍大牌,从而过早结束其运动生命。“国王”阿德里亚诺、“单车小子”罗比尼奥,包括罗纳尔迪尼奥都原本可以再辉煌一段时期的。

而巴西队少年成名的内马尔,虽然还处在运动生命的高峰期,但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倒地打滚的过分表演已经招致了许多非议。与克罗地亚队32岁、也是效力于欧洲豪门皇马的莫德里奇经过三场加时仍然拼命奔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巴西球星内马尔

3

经济、政治危机叠加,

球员、俱乐部日子不好过

从老一代南美球员到欧洲起,目的就只有一个——淘金。毕竟欧洲整体发展水平高,豪门俱乐部善于经营,给球员的报酬丰厚,球员愿意去,培养他们的俱乐部也愿意卖,特别是近些年来南美国家经济状况普遍不好,足球俱乐部的日子也不好过,球队自然将出售年轻有才华的球员看做是赚钱的好方法。

从上一个世界杯周期来看,也就是2010-2014年,南美俱乐部巴西国际队出售球员得到1.3亿欧元,但只有3700万欧元用于引援,净收入9300万欧元;巴西桑托斯俱乐部,出售球员获得1.37亿欧元,投入只有4900万欧元,净赚8800万欧元;圣保罗俱乐部转会净收入4700万欧;阿根廷的萨斯菲尔德净盈利4100万欧元;智利大学生队盈利4000万……

账面上看,南美俱乐部赚了不少,但这些出售球员的钱最终用在哪里了呢?是不是用于继续培养新球员的良性循环呢?并不是。

由于南美各国的经济危机,俱乐部门票收入减少、赞助商收入减少,因此卖球员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拖欠的现有球员工资。在巴西,俱乐部拖欠球员工资现象非常普遍。当年孔卡从中超回到巴甲弗卢米嫩塞俱乐部时曾表示原因是怀念巴西的足球氛围,但到巴西刚刚一年又回归了中超,其原因就是给他支付薪水的赞助商UNIMED撤资,而孔卡的转会费入账后,瞬间就被弗卢米嫩塞俱乐部用来还债了,普通球员被拖欠的工资依然没有着落。

更加离谱的是,“独狼”罗马里奥2000年到2002年在瓦斯科达伽马队效力,已经退役多年,并成为联邦参议员,今年还打算竞选里约热内卢州州长,但直到现在,该俱乐部还在分期支付其工资。

所以,买卖球员得到的资金真正能够用于青训或者更新训练设备的少之又少。近年来许多中国球队派自己的梯队来巴西训练,到来之后发现,巴西当地俱乐部的训练设施比起国内来要陈旧不少,训练中使用的高科技手段也不如国内俱乐部,因此他们到巴西学习的更多是足球的意识、足球的文化。

库叔曾经采访过内马尔到巴塞罗那前效力的桑托斯俱乐部,毕竟那里除了内马尔外还出现过贝利、罗比尼奥等天才,问及球队挑选青年球员有何秘诀时,俱乐部U20队的主教练马尔克斯·索阿雷斯并没有强调俱乐部的训练或管理方法,他的回答有些“佛系”:“这要得益于俱乐部的声望,‘球王’贝利、佩佩、库蒂尼奥当年的‘铁三角’,还有后来的罗比尼奥、内马尔等,我要一个个罗列球星的话到明天早上都说不完。因此,全国想踢球的孩子就都会对这里产生向往,我们挑选优秀苗子的范围也就更大,当然就更容易选到优秀的足球少年了。”

不止是球员,很多足球教练也都前往亚洲和中东等新兴足球目的地淘金。包括中超在内的很多联赛由于已经目光瞄准大牌教练,南美洲俱乐部就开始打到亚洲国家建立足球学校、充当青训教练的主意,这也导致南美各国青训教练的大量流失。

除了经济危机外,政治上的危机也影响了国民对足球的关注。以“足球王国”巴西为例,足球对巴西人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些巴西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对足球并不是作为体育来研究,而是社会学。

帕拉纳州调查协会负责人穆里洛·伊达尔戈认为,今年以来巴西的政治危机愈演愈恶劣,世界杯马上要开赛的时候许多国民更关注的话题仍是前总统卢拉的入狱。伊达尔戈说:“巴西今天谈得更多的是反腐,主要媒体每天报道的都是这些。”

大部分国家队成员都在海外踢球也增加了球员与球迷的距离感,人们对足球的期望也越来越冷,伊达尔戈开玩笑地说:“球员们不在巴西踢球也让世界杯变得远了些,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国民们认识的部长比认识的国家队球员还多。”

巴西前总统卢拉(右)

即便这样,很多南美人并不认同南美足球整体水平的下降,反而将进入四强队伍少归罪与赛区名额分配,但要知道,多年以来分配规则并没有太大变化,在南美力压欧洲的时候他们也一样靠着几支球队打拼。

足球,归根到底是一项集体运动,仅靠个人、不思进取是无法赶超欧洲的。好在南美洲这片沃土上还是能够涌现出一批批有天赋的球员,因此只要他们积极进取、跟上世界足球更新换代的步伐,他们还是能够继续挑战欧洲球队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