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龙虾陆续“爬上”各大餐馆的菜单,吃小龙虾喝啤酒成了吃货们的夜宵标配。本月聚餐要不要约一回小龙虾?本报编辑部就此展开了激烈辩论,看有没有戳中你的心。

资料图

>>体重三位数的哈睿:不配吃,小龙虾热量高

小哈睿的原则是“胖得明白”,所以就小龙虾的热量,她认真查了资料:饭店里的龙虾一般是通过油炸方式烹饪的,配上各种香油和酱料,一顿2斤麻辣小龙虾的热量就在1200大卡以上,需要跑步超过2小时、走路5小时才能耗掉,这都相当于要跑场半程马拉松了。

网络配图

>>渴望换车的王记者:舍不得吃,省钱更重要

以精打细算闻名的老王算过这么一笔账:奥迪A3车身重量约2500斤,以丐版17万的价钱算,每斤也就68元。同理,雷克萨斯85元/斤,阿尔法罗密欧87元/斤。而小龙虾现在怎么也要88元/斤。我每少吃一口小龙虾,就离我换新车又近了一步呢!

网络配图

>>手捧保温杯的飞狗:不敢吃,怕寄生虫

飞狗曾亲自采访过在吃小龙虾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的患者,随后采访医生时更被吓得不轻。医生表示,专家对小龙虾样品检测发现过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吃小龙虾一定要煮熟、去头、适量。

资料图

>>考证爱好者潇潇:不屑吃,那是牛蛙饲料

网上有传闻说:“当年侵华日军生化部队要处理大量的尸体,所以把克氏螯虾基因改造成小龙虾,来消灭尸体、清洁水体。”潇潇首先破除了这个谣言:“人类1953年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要说侵华日军搞基因改造,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来的。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在1930年前后,克氏原螯虾又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之后克氏原螯虾才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

资料图

正当讨论激烈之时,某同事拍案而起,用坚毅的口吻说道:“考验毅力和友情的时候到了,走,我请客!”因为免费,本办公室的“小龙虾究竟值不值得吃”讨论就此结束。到底要不要吃小龙虾?确实需要“看人下菜” 。

网络配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