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韩国海军独岛级两栖攻击舰二号舰马罗岛号(ROKS Marado LPH-6112)下水。马罗岛是韩国最南端的岛屿名称,行政上属于济州道,在济州岛以南11公里,面积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公里,岛上有刻有"大韩民国最南端"字样的石碑。

“前一后三”,韩国新造两栖攻击舰四面阵雷达布置很奇葩!

韩国发展建造两栖攻击舰,与日本有不说自明的关系。但相对于日本的7艘平顶船,即3艘大隅级、2艘日向级、2艘出云级,韩国的大型投送平台数质量都不占优。相对于2007年服役的独岛号,马罗岛号尺寸稍微放大,舰长199米,宽31米,标准排水量达到1.9万吨,可搭直升机、高速气垫登陆艇转运人员装备,并具备MV-22这类大型航空器的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兵力投送速率。

“前一后三”,韩国新造两栖攻击舰四面阵雷达布置很奇葩!

而最新的下水画面显示,马罗岛号在电子设备与武备方面发生了重大改进。相对于中规中矩的独岛号,新下水的马罗岛号在电子设备与武备方面直接采用日本日向级、出云级的思路:四面相控阵雷达加VLS,这是采用强化防空能力的标准配备,充分发挥火控通道与火力通道多的优点,以获得较好的中近距离防空能力。

“前一后三”,韩国新造两栖攻击舰四面阵雷达布置很奇葩!

但是因为基本设计限制与成本控制,韩国采用的四面阵雷达是号称世界最小的四面相控阵雷达:以色列制EL/M-2248 MF-STAR相控阵雷达,可用于对空警戒与导弹末端制导,这型舰装备了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以色列自己的萨尔5级轻型护卫舰也采用此雷达进行了升级,前者排水量7000余吨,后者1000余吨,可见这型雷达具备较好的适装性。

“前一后三”,韩国新造两栖攻击舰四面阵雷达布置很奇葩!

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

考虑到雷达前向视界,马罗岛号4面天线采取了比较纠结的分离设计,即“前一后三”,一面天线位于原海拉姆导弹位置,后三面天线位于后桅。这种天线分配方式并不多见,美国海军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采用了“前二后二”的方式,需要两套雷达发射机、接收机组成的高频系统。萨尔5级升级EL/M-2248也是采用了“前三后一”的方式,同样不可避免带了重量与成本的提高。

“前一后三”,韩国新造两栖攻击舰四面阵雷达布置很奇葩!

以色列萨尔5级轻型护卫舰

韩国的“前一后三”可看作是以色列版本设计,带来的弊端类似,最优解还是印度的方案,就是在主桅杆顶端“顶个球”,但大头巾就不要了。客观来说,“前一后三”也是达成的最平衡结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追赶上日舰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