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报拉响忧患意识

9月16日10时至10时23分,按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进行,每种警报鸣放时间3分钟、间隔7分钟。16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五环以外区域将会有一个特殊的声音响彻云霄,它就是防空警报。这已经是北京市近年来第五次较大规模的试鸣防空警报。(9月15日《北京晨报》)

9月16日是国防教育日,北京五环外将试鸣防空警报,目的是为了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提升对防空警报音响的识别能力,这实际上也是一次“防空演习”,十分重要。想必人们不会忘记,2016年9月18日上午9时18分,全国100多座城市同时拉响防空警报,隆重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此前,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公告和宣传,但在警报骤然响起之时,仍然在市民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由此也反映出,有的市民对为什么要拉防空警报一无所知,有的市民很不理解,认为在和平年代拉防空警报,容易引起人们恐慌;更有甚者,居然认为防空警报扰民。出现上述这些状况,说明了《防空法》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市民防空知识缺乏,忧患意识不强。因此,必须对广大市民进行国防和人防教育,既要让防空警报在天空中常鸣,也要让忧患意识在市民的心中警钟长鸣。

拉响防空警报,可以让广大市民熟悉各种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一旦发生空袭,市民可根据警报音响信号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可以担负防洪、防震等自然灾害和应付突发事件的紧急任务,为抢险救灾服务。拉响防空警报,可以让广大市民能够居安思危,在和平的环境下不要忘记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我国还面临着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威胁,从而克服和平麻痹思想,自觉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进一步激发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战时组织人民防空打下良好基础。拉响防空警报,还可以让人防部门检验和维护警报设施,加强警报的建设与管理,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可见,北京试鸣防空警报,拉响忧患意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保障。然而,战争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工业事故等,总是在经常扰乱人们的安宁。因此,搞好国防建设和人防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