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时下,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上对大龄单身女性有很大的偏见,也似乎很焦虑!不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不客观的现象吗?

同样为单身,女性常常称为剩女,剩女这个词原本是非常有歧视意义,可以理解为多余的。比如剩菜剩饭……,这是对大龄单身女性的蔑称,并且现在社会普通形成一种共识,觉得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称谓,对她们这样称呼时有点自带光环的傲娇感!深深地思考后,又觉得这样称呼别人却有点沾沾自喜的人有点阿Q精神!为什么?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全国各省市离婚结婚比排名TOP10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全国离婚纠纷案件中,夫妻双方学历为初中或小学的,离婚率较高。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全国离婚纠纷案件中,婚后1年-5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

社会越发展,人们对结婚的选择自由度就会越高,就像社会越发展,城市化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离婚率越高一样。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从四五十年代人们以离婚见不得人的事,到现在,离婚越来越普遍常见,2018年中国离婚率已经达到80%,其中北上深广离婚率最高。现在人们对离婚的看法已经很宽容。在这么高的离婚率面前说结婚等于幸福,不结婚等不幸福,也是站立不住脚的结论。

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对选择单身的大龄女性以热嘲冷讽甚至挖苦?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遵法守纪的社会成员而不是给予应有的尊重,大龄单身女性普通的比较独立,不依赖家人也不啃老,努力工作,在经济上能保证自己生活得很好,很多大龄单身女性还是白富美。虽然面临着社会、家人、同事的逼婚压力,但她们洁身自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感情上都比较独立,即不屑于插足别人的家庭,也不当别人的小三、二奶什么的破坏别人的家庭和感情。她们行得正,站得稳,既没有违法,也没有违反社会道德,没有什么值得让别人指责的。而且纵观单身的男女迟迟没有进入婚姻,也有离婚逐年升高,婚姻质量不高的负面影响。选择要不要结婚,是她自己的事,她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用他人施舍怜悯,经济上援助。结婚了是选择恩爱一生,还是分道扬镖选择离婚一样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和决定。社会对她们的热嘲冷讽甚至挖苦的那种优越感,仅仅是因为自己已经婚了吗?这点优越感出自于哪里?婚姻幸福?子女孝顺?公婆慈爱?夫妻恩爱?在这么高离婚率面前那些嘲讽者婚姻是如何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人们都普通焦虑,选择单身的女性以后会孤独终老,我认为孤独终老不是选择单身者的必然结果,不是说结婚了,就一定会有孝子贤孙围绕膝下给养老送终。社会发展到现在,养儿女防老已经是十分不靠谱的事情,纵观我们自己,身处何处?年老父母身处何处?便可知道我们对于自己的父母有多少可以做孝子贤孙让他们颐养天年?我们自己尚且不能保证自己做到孝子贤孙让自己的父母不孤独终老,又何必去担心身边的大龄单身的女性,她们如果选择单身,自然愿意对自己的晚年负责。她们害怕孤独就会选择婚姻,如果她们享受孤独,就让她们有选择的自由权。这也不侵害任何人的权益。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有人说,女性选择单身,会导致社会很多男性单身。这不应该是女性负的责任,,就算女性全部结婚,还是会有很多男性无法结婚,毕竟重男轻女产生的选择性生育才导致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原因。(世界上普通性存在男性人数多于女性人数,男女比例失调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婚姻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城乡,学历、财富……的竞争。而且放眼望去,我们国家并不禁止国际婚姻,我们的周边国家韩国、朝鲜、俄罗斯、东南亚各国都可以通婚。随着中国越来越发展,到中国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也越来越多,国际婚姻可以缓解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其实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同为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选择单身男女的人数非常之高。更别说在欧美国家,相信随着社会越发展,人们对选择结婚、还是选择单身会越来越包容。无论选择结婚或者离婚,或者选择单身,都是独立个体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选择和决定。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份权利,并且应当尊重他人有选择权!

大龄单身女性:为什么你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她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