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去了一趟博物馆,看到这个骨笛。

我的历史不好,在感叹古人智慧的时候,被这个骨笛足足吸引了十几分钟。有魔性吧。

我喜欢乐器,很神奇,经过人们的加工和使用,就能出来美妙动听的音乐。不管是何种乐器,都是很欣赏它的特别和伟大。不禁驻足贪婪的欣赏了好长时间,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这个乐器。

骨笛-最早的乐器。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首(中华音乐史上的奇迹-贾湖骨笛;青铜绝唱-莲鹤方壶;鬼斧神工-云纹铜禁;唯一的金简-武则天除罪金简;酒文化的代表-母鼓铜方罍;唐代尚马之风-三彩黑釉马;孝亲叔牝方彝;泥塑人面像;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从约九千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

故事还得从1979年说起。那年秋天的一天,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带领学生到堤外平整土地时,惊奇地发现了散落在地面的石斧、石铲和破碎的陶片等。贾建国猜想这些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的遗物,于是将它们送交到县博物馆。贾建国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引出了“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在一座编号为M282的墓葬里,人们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尸骨及60多件随葬品。考古专家猜想,墓主人生前可能是巫师或部落酋长。而在墓主人左大腿一侧,就摆放着这支骨笛

最终经测试显示:这支骨笛已经在地下沉睡了八九千年,这一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经过测音,骨笛不仅已经具备音阶结构,而且还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是一种古代乐器。经动物学家鉴定,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制成。鸟类的尺骨薄壁中空,如果截去两端骨关节就是一个理想的发音管,很适宜做笛子。

资料证实,到目前为止,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中国管乐器的鼻祖。这也是中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这支贾湖骨笛呈黄棕色,制作精美,全长23.1厘米,笛身上钻有七个圆形音孔,孔径0.35厘米,分布均匀,经测音可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在当下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是保存完整的一支,堪称“中华第一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