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孔雀沈王爷也是一个遭受创伤的人,他对熊猫阿宝说的那些话,全是他内心的投射,那正是他自己心中的感受——他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了,并因此心中充满了仇恨。这个一点功夫都不懂的熊猫阿宝怎么会成为神龙大侠呢。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目标或理想……以促使我们超越现状,克服当前的缺陷和困难。

——阿德勒

2008 年,《功夫熊猫》(Kong Fu Panda)横空出世,艳惊四座。我们原以为只有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瘦猴子才能行侠仗义,万万没想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能成为一代神龙大侠。不得不承认,好莱坞不仅把大熊猫玩出了新花样,而且让其帅出了新高度,美出了新境界。与关于齐天大圣的电影不同,这部关于神龙大侠的影片至少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瘦子的,也是属于胖子的——只要这个胖子心存理想!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那么,这只胖熊猫有什么理想呢?他有一个功夫梦,他就是神龙大侠——做梦的时候。在《功夫熊猫》的一开头,我们便看到这个场景:他梦见自己化身为一位传奇武士,一身功夫出神入化。他仗剑走天涯,从未遇敌手。他的招式彪悍无比,让敌人目瞪口呆,应接不暇。他征战无数, 战无不胜。从没有哪只熊猫让人如此恐惧,又让人如此爱戴。即使神州大地上最英勇的勇士——盖世五侠,也心怀敬意拜倒在他的脚下。这便是熊猫阿宝在一个平常的早晨做的平常的梦。在某种程度上,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满足”,看来一点也没错!

但梦终究是梦——如果你没有让梦想叫你起床,那么别人就会叫你起床,打断你的梦想。好在熊猫阿宝并没有忽视他的梦想。在他的房间里,“猴哥、螳螂、鹤儿、小蛇、虎妞”,一应俱全;早上起床,他还要来个鲤鱼打挺,扔个飞镖——虽然都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阿宝确实是个功夫迷。只是迫于现实,当鹅爸爸问他在楼上搞什么名堂时,他只好说没什么,只是一个关于面条的梦。然而,鹅爸爸兴奋地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This is a sign.”)。

这个梦确实是一个好兆头。不过不是鹅爸爸所认为的,“终于可以把那神秘的私酿密汤的配方传授给阿宝了”。事实上,今天是乌龟大师挑选神龙大侠的日子,这个梦预示着熊猫阿宝就要成为万人敬仰和膜拜的神龙大侠了!

这是什么鬼?这个一点功夫都不懂的熊猫阿宝怎么会成为神龙大侠呢?怎么会?这个问题恐怕除了编剧之外,没人能够回答,甚至编剧也无法回答。因为自古以来,中国武侠电影里挑选接班人都是如此,看起来那么随意,却又好像冥冥中已经注定。或许,熊猫阿宝就是那个传说中“骨骼清奇、万中无一,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武学奇才”吧!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不过,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尝试回答一下熊猫阿宝为何会梦想成为神龙大侠。是什么促使他虽身处小面馆,却如此痴迷于功夫呢?简单地说,是因为他儿时遭受的创伤。在《功夫熊猫 2》中,我们知道了熊猫阿宝原来有着一个非常不幸的身世:他那美丽的家园遭到了灭顶之灾,他与同胞们遭到了凶残的屠杀,他与父母也就此失去了联系。幸运的是,在萝卜框里的他被鹅爸爸发现并抚养长大,而且还莫名其妙地当上了神龙大侠。但不幸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怀疑鹅爸爸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心理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一窝鹅宝宝快被孵出来的时候把鹅妈妈抱走了,然后自己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鹅宝宝出生。这一群刚出生的小鹅,看到洛伦兹,就立刻迈开细细的小腿,跟在他的身后,它们把洛伦兹当作“鹅妈妈”了。同样,熊猫阿宝也一度以为鹅爸爸就是他真正的爸爸。说起来也怪,在《功夫熊猫》中,我们竟然也没有对鹅爸爸的身份产生怀疑。直到《功夫熊猫2》,我们才跟随熊猫阿宝一起探寻他的身世。(这恐怕就是我们对电影剧情的认同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简而言之,熊猫阿宝在儿时遭受了两个重大的创伤:一是被人追杀,二是失去父母。任何一个创伤都会对个体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被人追杀会给一个人带来什么结果。

结果有二:一是被杀死了,二是没有被杀死。第一种情况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因为被杀死了对个体来说是死亡,不是创伤。至于第二种情况,没有被杀死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哲学家尼采早就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了:“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而且,我们在无数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凡是有幸逃过灭门之灾的孩子,日后大多数会成为豪气冲天的大侠。以使一个人更加优秀,创伤可以使一个人更加强大。这是什么缘故呢?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看来,是时候叫出阿德勒来帮忙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经是弗洛伊德的“亲爱的同事”,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叫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个体心理学认为,当某个器官存在缺陷时,机体会通过特殊的方式克服缺陷, 或者促进另外一个器官生长,以承接有缺陷的那个器官的生理功能。阿德勒后来提出,人类的精神活动与器官的生理活动是类似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目标或理想,它为我们的未来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以促使我们超越现状,克服当前的缺陷和困难。一旦有了具体的目标,个体就会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因为成功的画面就刻在他的脑海中。

在某种程度上,阿德勒的个人经历就是其理论的最好例证。阿德勒自己说过:“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一段是身患佝偻病的我缠着绷带坐在一条长凳上……对我而言,每个动作既痛苦又费力。”因为罹患佝偻病,他直到四岁才会走路。在五岁那年,阿德勒又不幸地感染了严重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正如你知道的结果,他竟然从死神手里逃脱了。这些不幸的事件让阿德勒产生了对自身柔弱的自卑和对健康强壮的渴望。在他多灾多难的童年时光中,医生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因此阿德勒发誓,他要成为一名挑战死亡的医生!后来,他不仅成了一名医生,而且还成为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从自卑走向了超越。

可以想象,当熊猫阿宝被人追杀时,他身处一种严重的劣势地位,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全感。为了消除这种令人不适的感觉,摆脱无法忍受的困境,阿宝的心中暗生了一个目标——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阿德勒说:“我们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为自己设定一个更加具体和直接的目标。他会在身边寻找最强大的人作为他的榜样。”所以,当阿宝知道盖世五侠和神龙大侠之后,便把他们作为他的人生偶像,在做梦的时候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神龙大侠。这样,他不但可以免于被欺负,还可以惩恶扬善,造福一方。

怎么样,意不意外?一个人的缺陷居然可以成就他的目标,一个人的创伤居然可以实现他的理想,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居然就是他最大的优点。你是不是顿时觉得前途光明,人生又充满了希望, 内心那股成长的力量简直无法阻挡?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事实上,除了功夫熊猫阿宝和心理学家阿德勒之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比如儿时口吃的德摩斯梯尼成了著名的演说家,儿时体弱的李小龙成了一流的武术家,儿时孤独的玛丽莲·梦露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明星之一。再比如,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艾伦·图灵,在影片《模仿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他最不擅长理解别人话语背后的意思,而他最擅长的偏偏又是破解密码背后传达的信息。可以说,这种缺陷与成长的悖论几乎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请自动忽略以上几位著名人士的最终结局,有人死因未明,有人是因为时代不公——至少他们精彩绽放过!)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写道,为了征服磨砺和苦难,人们必须“把它们上升为命运的伙伴,而且,既然苦难在我们心中,那么就必须与它相遇,根据自己的目标处理它而不是每天躲避它”。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也说过:“本我在哪里,自我就在哪里。”也就是说,问题在哪里,我就必须在哪里成长。弗洛伊德还曾提出,个体的创伤会造成一种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这种强迫象征性地反复体验着消极经历,表明个体想要努力消除或者征服过去的不幸——失败了是神经症,成功了是英雄。

美国咨询心理学家马克· 萨维科斯(Mark Savickas) 根据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他的生涯建构理论,他在《生涯咨询》一书中说得非常好:“ 在受害者(victim) 转变为胜利者(victor) 的过程中, 个体把紧张(tension) 转化为意向(intention), 执念(preoccupation) 转化为职 业(occupation), 困 扰(obsession) 转 化 为 专 业(profession), 消极(negative) 转 化 为 积 极(positive), 弱 势(weakness) 转 为 强 势(strength),柠檬(lemons)变为柠檬汁(lemonade)。人们通过主动征服他们被动承受的痛苦,把症状转化为力量。” 这段话中众多相近的词根暗示了缺陷和成长、创伤和理想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除了被追杀之外,熊猫阿宝遭受的另一个创伤是失去了与父母的联系。那么,失去父母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正如上文所说,它可能导致个体在青春期出现严重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也就是说,个体对于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迷惑不解,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而建立了自我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不同于其他人,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是连续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我具有一致性。当然,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也是每个人都面临着的任务。只不过,当个体失去与父母的联系时,这个任务会变得更加艰难,自我同一性更容易混乱。

事实上,同一性危机的提出者埃里克·埃里克森 自己就深受这种危机的困扰。他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而且诡异的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母亲卡拉与丈夫结婚没多久,后者就不见了踪影。两年后卡拉发现自己意外怀孕,生下了埃里克,却一直不愿透露其生父是谁。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在埃里克三岁那年,母亲嫁给了一名德国儿科医生,据说后者稍稍调整了奶粉配方,就治好了埃里克长期的肠胃不适,并因此成了他的继父。在成年初期,埃里克经历了一段备受困扰的生活,使他处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边缘。埃里克说:“我的一些朋友认为,我应该把这种危机加以界定,并观察其他人是否也有这种危机,这有利于我适应自身。”这种危机就是后来他所说的“同一性危机”。

成年之后,当埃里克一家申请美国国籍时, 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埃里克森(Erikson),意即埃里克是埃里克的儿子(son),某种程度上他成了自己的父亲。通过界定同一性危机,寻求自我同一感的建立,埃里克变得更加了解自我,并且经由混乱和困扰的日子而变得内心平静了。你看,我又列举了一个从危机走向健康,从创伤走向理想的例子。

终其一生,埃里克森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但是, 他的“ 人生八阶段理论”, 他提出的“ 同一性危机”却帮助了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

还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创伤或危机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发生在意识层面。在童年时期,一个柔弱自卑的孩子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无法忍受的环境中,因此他开始努力发展自己,朝着自己选择的目标或方向迈进。但是,作为幼小的个体,他的目标的选择或理想的确立往往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熊猫阿宝知道自己喜欢功夫,但未必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功夫。在无意识层面,童年创伤的经验作为执念留存于个体的记忆,有待他在外在环境中寻找有利的因素予以解决。

这个执念源自个体面对世界的最初经验,尤其是其所遭遇的挫折,然后它始终萦绕在个人的早期回忆中,促使个体与之周旋、战斗。因此,个体的早期回忆对于理解他的目标或理想至关重要。阿德勒说道:“早期回忆预示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预示了个体需要克服的障碍,表明了个体如何会对某一方面产生更大的兴趣。”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被唤醒的记忆经常会展现他生命深处的秘密并突出他所面临的挑战。所以马克·萨维科斯指出,当来访者碰触到早期回忆中的问题时,“咨询师的工作就是把来访者的记忆充分唤醒,使来访者可以看到自己的经验并解读自己的使命”。

在《功夫熊猫 2》中,我们看到,这个工作主要是通过羊仙姑完成的。在这个场景中,羊仙姑的角色完全就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在回溯阿宝的早期回忆时,羊仙姑帮助他重新记起过去的经历,从中认识自我。

“也许你的人生开端曲折,但这并不能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剩下的人生更为关键。” 羊仙姑的这句话充满了积极的意义,打破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悲观决定论,与阿德勒 学派的观点一致,强调只有个体的目标才能决定他自己的未来。

经历这次治疗之后,熊猫阿宝重新认识了自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再次踏上了英雄的旅程。此时他的心中有了父母对他的爱,孔雀沈王爷说的话再也吓不倒他了。什么“我亲眼看见你父母抛弃了你”,什么“我告诉你真相,你的父母,不爱你”,全都是孔雀沈王爷瞎编的,骗人的!

事实上,孔雀沈王爷也是一个遭受创伤的人,他对熊猫阿宝说的那些话,全是他内心的投射,那正是他自己心中的感受——他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了,并因此心中充满了仇恨。在此之前,沈王爷大概是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但是家庭和社会并不会无止境地溺爱一个孩子。当备受宠爱的孩子的地位受到威胁(沈王爷被父母赶出了家门)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情结代表了挥之不去的困扰)。他们总是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大,不过却不是通过训练自己,而是通过打击别人来实现目标。自卑情结过于强烈的人,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度里,他们变得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缺乏必要的社会兴趣。

这就相当于两个经历了死亡威胁的人,一个人选择成为刽子手或掘墓人,他渴望主宰生死,成为埋葬他人而不是被埋葬的那个人,但他走向了对生活无用的那一面;另一个人则选择成为医生,他不只自己与死亡做斗争,也帮助其他人这样做。熊猫阿宝选择成为神龙大侠就反映了他的社会兴趣,而孔雀沈王爷选择成为掠杀者,根据阿德勒的观点,他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选择了错误的方法,错误在于他放弃了社会兴趣。

说到此, 我心中有了一个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是有创伤—— 不要以为这是你可以避免的,没有理想的童年,只有童年的理想;二是有理想——一个不但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理想。

本文摘选自《看电影学心理学》,郑世彦 著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点击原链接文 进入新民说书单

超级折扣购买好书

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你已经不是小朋友了,所以动画片不能白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