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飞絮被水面“拦截”

正是杨絮、柳絮飘飞时节,近日,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杨絮、柳絮中暗藏蚜虫,人吸入体内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哮喘。”飞絮里是否藏有蚜虫?昨日,《洛阳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微信朋友圈一条消息,引起不少人关注

前几天天气晴好,杨絮、柳絮漫天飞舞,不少市民担心吸入飞絮,出行时戴上了口罩和眼镜。

“人红是非多”。最近,一条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广为转发,网传消息大致内容是:一些地方飘着杨絮、柳絮,风一吹,漫天飞舞。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发现,其实它们不仅仅是杨絮、柳絮,其中还藏着一种叫榆四脉绵蚜的小虫子。今年的气候有利于它们的繁殖,所以这种虫子数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等,小孩子容易引发哮喘。

市民看到这则消息,有些一笑而过,有些则表示担心。市民刘先生说,他从没有听说过飞絮中有小虫子,认为这是谣言,不必大惊小怪;市民张女士则说,她看到这条消息后有点担心,为避免将飞絮和虫子吸入体内,她跟家人出门时都戴着口罩。

飞絮中可能含有蚜虫,但概率极小且对人体无害

杨絮、柳絮里是否藏有蚜虫?它对人体有害吗?记者就此咨询了防治病虫害专家、市绿化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纪红。

“我市一些绿化树木上确实有榆四脉绵蚜。”王纪红说,榆四脉绵蚜是一种昆虫,主要依附在榆树、谷子等植物上,这种蚜虫也会寄生在杨树、柳树上,它们靠吸取嫩枝与叶子上的汁液生存。

不过,王纪红认为,飘飞的杨絮、柳絮中虽然可能含有蚜虫,但概率极小,因为飞絮中没有蚜虫得以生存的汁液,蚜虫离开汁液是无法生存的。“有蚜虫飞到杨絮或柳絮上,结果不慎被人吸入体内的情况。”王纪红说,蚜虫对人体无害,网传消息是不实的,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吸入飞絮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出现皮肤过敏、咳嗽等症状,而产生过敏反应的源头是飞絮而非蚜虫,“网传的消息不是从今年开始流行的,几年前在其他城市就有流传”。

记者发现,每到这个时节,关于“飞絮中有蚜虫”的谣言就会出现。北京、呼和浩特等地一些媒体曾对此事进行辟谣。

治理飞絮与病虫害,他们一直在努力

“杨树、柳树作为绿化树种,能美化环境,给市民提供便利,我们也很重视这些树种产生的飞絮给大家带来的影响。”王纪红说,每年从春季开始,他们就对杨柳科植物关于飞絮的问题采取治理措施:给这些树种打针“避孕”,出动高压水车、雾炮车等和人工对植物进行喷洒清洗,尤其对杨柳科的植物进行重点喷洒,以减轻飞絮在空气中的飘浮;在新栽植物时,他们尽量减少杨柳科植物的栽植数量,多采用乡土树种。同时,他们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来增强对杨柳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另外,园林部门还对蚜虫进行积极治理。每年3月,园林部门对易发生蚜虫的植物进行药物喷洒,每周对易发生蚜虫危害的植株用高压水车冲洗,减少蚜虫危害,冬季注重对病虫植株的修剪,集中处理病虫植株。

王纪红说,对于飞絮过敏群体,出门时可戴上口罩,以免飞絮通过口鼻进入体内。在家时关好门窗,保持家中整洁。(洛阳晚报记者 魏巍 通讯员 李辉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