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为19.8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市场信心也在不断回升。

地板成交量同比下滑25.76% 罪魁祸首是房地产业?

然而,良好的宏观形势固然给木材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对于木材这一传统大宗商品来说,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不足问题才是当前行业人士最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网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红木、原木、锯材、 人造板、地板成交量同比分别下滑了8.75%、12.7%、4.94%、34.12%、25.76%。

暖暖春日,木材市场业内人士却感觉有些寒冷,木材商家们内心满是凄凉和无奈,不知木材市场何时才能在大浪淘沙的“游戏中”春暖花开。那么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出在哪儿呢?

俗话说“一业兴百业旺”。目前国内经济的这“一业”指的就是房地产业

在房地产业进入低迷期的这一两年,国内各行各业都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于家具、家装和木材与房地产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些行业遭受的冲击就更加直接和更加严重。

地板成交量同比下滑25.76% 罪魁祸首是房地产业?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 木材作为房地产密切相关的行业,楼市交易疲弱对市场冲击无疑是最大的,这也是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下,2017年中国房地产总体成交面积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6.17%,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大幅下降37%。

而进入2018年之后,3月份被认为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但从监测数据来看成交量却并不如意。2018年3月份5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2017年3月减少29%,同比2016年3月下降更多,也低于2015年3月的数据。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交量跌幅更为惨烈,2018年一季度这四个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跌33%

正是基于对楼市行情不乐观判断,木材上下游商家在操作上均持谨慎的态度,木材走货缓慢。

一是房地产市场低迷,买房的人相对少了,需求自然就不足;二是经济环境不好,消费者收入少了,消费更加谨慎。这两种情况对国内中高端家具市场的冲击最为严重。

中国家具市场经过近10年的迅猛发展,早已经进入了饱和期,成品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十分严重。

特别是2013-2014年市场的盲目畸形发展,不仅家具和木材的价格被炒得过高,家具成品库存也呈现激增的状态。

家具商家曾寄希望于能将成品库存有效消化,然而由于下游需求不足,库存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家具生产厂家大量的资金积压,拿货积极性大减,对原材的需求随之降低,市场就这样处在一环套一环之中,难以解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