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西供电段,茶坞供电车间下庄供电运行工区,是大秦线众多地处深山的班组之一,管辖着25.98公里正线接触网设备。其中包括20座隧道,总长15000多米。数九寒天的夜晚,寒风刺骨的结冰隧道,有一群人背着三十斤重的冰镐,沿铁路隧道徒步行走十几公里,在冰天雪地中除去隧道里的冰柱,天快亮时才能回家。他们被称为“打冰人”。

聚焦丨大秦线上“打冰人”:徒步隧道深夜除冰,洗脸要用洗衣粉

▲冰天雪地的结冰隧道,是“打冰人”的“主场”

稍不留神,冰柱就会砸到头上

张勇是这个检修队的工长。

凌晨三时半,室外温度是零下21度,这是夜间张勇和“打冰人”们的第三次除冰。天冷冰多时,一晚上需要出动两、三回。为了节省准备工作时间,“打冰人”睡觉仅仅是脱掉厚外套和鞋,为了减轻寒风给面部带来的不适,“打冰人”通常不洗脸。

厚厚的棉衣、大头鞋,头上戴着重达2斤的安全棉帽,“打冰人”的行头略显笨重,但工作起来却相当麻利。张勇先安排两人对除冰用的冰镐,进行绝缘状态遥测。这道工序关系“除冰人”作业安全,不能省略。车子只能开到半山腰,他们需要把三十斤重的冰镐,从坡下背到隧道口。真正的作业还没开始,“打冰人”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聚焦丨大秦线上“打冰人”:徒步隧道深夜除冰,洗脸要用洗衣粉

▲隧道里的“打冰人”

20分钟能走完的隧道,每次除冰要用两个小时

大秦线车流密度大,需要处理好避车与除冰的矛盾。什么方向避车?曲线处如何防护?除冰行进速度如何把握?都要靠多年的经验来判断。

在一次作业时,张勇听到对讲机里报告说,一列两万吨列车在重车线驶近。张勇赶紧让大家停止作业,抬着冰镐向最近的空车线避车洞跑去。刚进避车,列车就带动的强大气流呼啸而过。刹那间就像刮起了黑旋风,凛冽刺骨的寒风,夹杂着煤粉煤渣,硬生生打在脸上和身上,让人睁不开眼。

聚焦丨大秦线上“打冰人”:徒步隧道深夜除冰,洗脸要用洗衣粉

▲有车驶来,“打冰人”必须及时躲进避车洞

列车通过后,张勇说:“这一列两万吨列车就有2.7公里长,每次通过需要近3分钟。要是碰上会车,整个隧道都会布满黑色粉尘,即使用强光手电照,能见度也绝对超不过10米。会给除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只有等粉尘落的差不多了,才能继续工作。”

既要确保人身安全——避车,又要确保设备安全——除冰。作业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决定了除冰的速度和效果。走走停停,近两公里的隧道,平时巡视可能20多分钟就走完了,但每次除冰却要用2个小时,工作强度之大、工作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脸与黑夜化为一体,洗脸要用洗衣粉

快要走出隧道,风异常地大,像冰刀一样,一刀一刀地削在脸上。身上已经湿透的的衣服,寒风一吹像是结了冰,冻的人从皮肤到血液,透心凉。等到走出隧道,已是凌晨五时半,但天仍然没有要亮的意思。手电光落在张勇和职工们的脸上,除了眼睛在闪着光,整个脸已经与这黑夜化为一体。

聚焦丨大秦线上“打冰人”:徒步隧道深夜除冰,洗脸要用洗衣粉

▲一夜工作之后,张勇脸上的煤渣煤粉要用洗衣粉才能洗掉

回到工区,张勇和职工们准备洗把脸睡觉。职工们一把把抓起洗衣粉,往手上和脸上搓。“不用洗衣粉不行,煤渣煤粉里都带油,而且鼻孔、耳朵里灌的都是,用肥皂洗不掉。”张勇对此解释道。

他自1996年来到这里,24年的隧道除冰工作,让他的脸总像是没洗干净。每当家人开玩笑时,张勇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是印记,也是回忆。”

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3月,是大秦线隧道的冰期。作为西煤东运的主通道,隧道渗水结冰将会严重危及供电设备安全。为确保供电安全、运输畅通,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西供电段每年冬季有数以百计的“打冰人”,坚守在隧道除冰岗位。

采写:王清文

通讯员:王子臣

图片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西供电段提供

山西云媒体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