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棋书画,曾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也是四种艺术。其中,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然而,由于琴自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所以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已经十分有限。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 由于"士"族文人阶层的兴起,使得古琴成为当时士大夫修身理性的工具。孔子、庄子、荀子等先贤圣哲,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了各自的琴乐审美观念,同时也是出色的古琴家。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文人奏琴开始从身份象征转向个人爱好,司马相如、刘向、蔡邕、嵇康等就是这个时期的琴人代表。中国所见七弦琴的最早出土实物,则为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琴。

隋唐时期,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创造了空前的盛世。由于社会繁荣稳定,此刻"淡无味"的古琴音色在贵族阶层不再受欢迎,但在当时的文人阶层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知音,并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人琴家,他们弹奏并参与琴曲创作,如王维、李白、顾况、白居易、温庭筠等等。

宋代由于皇室对琴文化非常重视,宋徽宗赵佶曾设"万琴堂"搜罗天下名琴,并且赵佶本人也是一个优秀的琴家。统治阶级的提倡,再加上文人的广泛参与,这就使宋代琴曲数量大增,质量也有所提高。

明、清时期,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琴界也日趋活跃并形成一些琴派,如虞山派、广陵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梅庵派等。明代帝王经常组织大批造琴,出现了一些斫琴能手。

清末与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特别是外来文化的侵入对本土文化的打击增大,使古琴音乐逐步濒于绝灭。

建国之后,古琴音乐得到政府的重视,全国音协、文化部、广播局联合举办了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收集与整理工作,使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传谱得到保护,并录制了一批珍贵的音响数据。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自上古时期的礼乐制度中,它属于"士"阶级的乐器, "士"后来转化为文人士大夫,这一社会群体始终与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琴乐的文化空间因而存在于书斋、庭院以及各种"民间雅集"场合,也播及道观、寺院,以及宫廷、市井等。琴乐并非一种"纯粹"的音乐,它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代表了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体现了对国泰民安和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以及蕴含着人际往来、"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所以它的文化空间是以某种一致的精神追求为纽带的人文群落来体现的。它可以存在于文人或士大夫的"书斋",也可以存在于佛教、道教的修炼密室、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它还可以存在于市井民间的"雅集"中。

一部琴乐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音乐文化史。数以千计的琴曲,充分反映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历程。古琴艺术虽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地域或特定时代,但它是以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古代最为特殊的文人群体为表现形式的,总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创造中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