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悄然走向了尾声,经过了一年,网贷行业经历了剧烈的震荡,依然坚挺的存活,只不过对于这个行业而言,IR管理依然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小编认为,行业对于这一方面依然没有找到良好的运营策略。

2018年已过,网贷行业IR管理何时爆发?

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s,英文缩写为IRM),有时也简称为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英文缩写为IR) ,本文中简称为“IR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IR管理?

其实IR管理,现在在国内还是比较陌生,或者说做的还不是很成熟,上市公司可能了解多一点,但是到了网贷或者说互联网金融行业,了解IR管理并且能够有效应用的企业还几乎没有。

据小编了解,在香港,IR管理也有点冷门,虽然未来发展趋势良好,但是现阶段还是在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IR管理,用百度百科的解释来说,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是指运用财经传播和营销的原理,通过管理公司同财经界和其他各界进行信息沟通的内容和渠道,以实现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并如期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同,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外部对公司经营约束的激励机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缓解监管机构压力等。IRM还经常被通俗理解为公共关系管理(Public Relation Management PRM)。

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核心意思就是公司通过IR管理,获得投资者认可,实现公司价值、股价提升,赚更大的利润。

可见,IR管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意义更为明显,那么为何又要说,网贷(互金)行业需要建立有效的IR管理策略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可以得出IR管理将会对备案后的网贷平台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2018年已过,网贷行业IR管理何时爆发?

从负面频发到正向发声

曾有公司高管对我说过,你们前几年稿子写的真不错,负面写的厉害,想让谁倒就让谁倒。

对于这种认识,我只能说,前几年行业发展不规范,不能说媒体写负面稿子厉害,而应该说,当时的网贷或者说互金行业,本身就有这些问题,不管媒体写不写,这些雷都迟早要爆炸的,只不过媒体提前预警了而已。

如何才能获得发展?投资者是网贷行业的“衣食父母”,作为信息中介的平台,如果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那再怎么撮合,也是白费力气;另外,作为信息中介的网贷平台,本职工作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尽职披露借款者相关信息,让投资者在获取充分信息的前提下,自愿、自主投资。

那么对于网贷平台本身而言,不仅仅要披露借款者相关信息,也要对自身做好信息披露,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平台做好自身信息披露,其实也是IR管理的一部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而言,投资者信任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因不外乎这家企业每年净利润高、针对投资者疑问董秘回复速度快、最新进展及时披露等等;对于互金企业也是一样,在备案之后,如何有效的与投资者互动,进行信批,正向发声,获得其长期信任,并且能够实现口碑效应,“最好的营销是免费的——用户自发进行宣传”,十分关键。

但这也是比较困惑的一点,很多平台也尝试了直播、线下交流会等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感觉缺点什么,有的时候是成本比较高,例如线下交流会;有的时候是后继乏力,做活动的时候非常热闹,活动结束了就一点反馈没有了;有的时候是弄巧成拙,本来是好事情,结果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还被投资者投诉了,种种问题。

在小编看来,互金行业的IR管理一直在做,只是还没有哪个平台使之成为了一个系统化工程,走出一条具有平台特色的IR管理之路,并被市场和投资者广泛接受以及认同。

从羊毛到忠实投资者

“这个行业哪里有投资者,都是羊毛”,这是一位渠道跟我说过的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羊毛就是投资者,怎么把羊毛固定变为投资者,这个是平台需要做的功课”,这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跟我说的话。

烧钱了,大家一拥而上,薅羊毛;平台不做活动了,交易量就下去了,这也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也有平台董事长跟我说,他非常想做品牌,就是想把投资者固定下来,总是这么折腾,平台费用很高的。

而且,一家网贷平台也不可能只是跟一个渠道合作,如果有一个合作渠道,在投资者返点方面,提价或者怎样的,就会形成价格战,扰乱渠道的价格体系,各种投诉纷至沓来,给平台发展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如何才能持续的让投资者主动投资,像二级市场那样,投资者主动、自愿投资、自负盈亏,其实一直是行业想要做到的,也是一直很难实现的一个夙愿。

通过IR管理,平台与投资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在相互充分信任及互动的基础上,相信才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从散户到专业投资机构

其实我一直觉得,网贷行业有点像娱乐行业,因为娱乐行业最重要的是获取粉丝,产生粉丝经济;网贷也是面向C端,获得草根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

但是网贷平台的发展和成长,单单依靠散户的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不仅如此,在备案之后的股权融资、并购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投资机构的参与,网贷平台才能进一步快速发展。

而机构方在深入一个行业的过程中,对于这个行业的研究和了解,也是散户远远不能及的,他们的尽调会更加的充足和全面。

网贷机构首先需要让机构方了解到平台的存在,这就需要公共关系管理(这部分属于IR管理),需要传播,需要声音的传递,之后,在与机构方沟通的过程中,也需要信息的充分沟通和交换,才能与机构方进行深入的合作。

小编还认为,IR管理是网贷平台与机构方谈判过程中,平台获得更大估值的筹码之一。

降成本、提利润

进行IR管理,并且获得投资者信任,能够稳定运营万名或者几万名投资者,对于平台而言,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价值在中后期开始发力。

平台在前期成本上升后,达到顶峰,之后在投资者的支持下,边际成本不断下降,随着公司的发展,净利润或者说盈利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最终,运营成本稳定在某一水平,在此基础上,平台可以想办法不断扩大利润,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回馈。

但是降成本、提利润的前提是在一开始就进行了系统的IR管理,并且为之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不然只能徘徊在持续烧钱的阶段。

另外,IR管理可以帮助平台找到有效沟通的手段,不仅仅与投资者沟通,这种有效经验也可以帮助平台与监管层进行良好的沟通,降低监管成本。

在IR管理中降低负面曝出可能

我认为,IR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有效沟通和信息对称,投资者永远都会比媒体先发现问题,并及时询问平台。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投资者与平台交互,帮助平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就降低了平台曝出负面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正向价值,就是由于平台持续与投资者积极沟通,获取了对方的信任,即使平台有相关的负面,只要平台愿意积极主动配合解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可能性,降低企业危机公关的难度。

如果企业处理的好,在一定程度上,危机也会变为机会,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对于平台的信任,甚至有可能在投资者的传播下,获得拉新等好处。

媒体人其实也是投资者,在IR管理过程中,也涵盖了PR管理,沟通技巧都是共同的,平台与媒体的持续沟通也有助于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IR管理的潜在困难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以上种种,阐述了网贷企业在备案后,进行IR管理的好处,好处也不是平白得来的,小编认为,网贷行业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大量烧钱,甚至上亿的烧钱,不断覆盖,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另一种则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有一点钱,但是不知道怎么花钱,钱又不是很多,难以量变产生质变,对于后者,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投入成本,因为品牌等宣传,不是生产产品,投入多少钱,就能够交多少件,经常性的,企业投入了几百万,连个水花都见不到,最后觉得被坑了。

钱少,自然有钱少的花法,核心就是在有限的投入下,企业也要从内部治理、重视程度、配合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主动调整,也就是说企业在出钱的时候,也要出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讲讲IR管理,企业在出钱出力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可行的解决办法。

IR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IR管理,不是简单的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就可以了,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只是与投资者做互动,IR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以IR管理为轴,联动品牌、公益、社会责任、主动信批等多方面,立体的为企业价值增长做贡献。

从之前的实践情况来说,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企业客服与品牌无法联动,导致投资者群由客服管理,品牌难以参与;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投资者群;有的企业品牌做的事情无法与运营联动,品牌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最终没有反馈到运营,效果难以监测,品效结合基本无法实现;有的企业则是基层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有些事情根本不会去执行,高层传达的意见,到了基层有的时候会变味……

针对品效结合,小编也给企业提出过2套方案,第一套是16字方针,即“定向内容、定向推广、切入运营、激活用户”;第二套则是根据“切入运营”提出了“根据运营全年规划和KPI考核指标,品牌制定相应的媒体传播计划,交给对应媒体执行,效果由运营监测,通过几次试验,努力找到适合企业的品效合一的方式”,但遗憾的是,由于处于备案阶段、双方了解不够深入、企业内部原因、外部环境因素等等制约条件,这些方案并没有得到相关企业很好的执行。

实现IR管理这一系统工程,并最终获得理想的效果,唯一的捷径就是执行力,从高层的认知开始,到员工的执行能力,甚至有可能对企业文化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这都需要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和努力,如果失去了执行力,失去了持之以恒的努力,那么所有的都将变成空谈。

再举个例子,说明IR管理对于其他维度的联动作用。比如说很多网贷平台热衷于做公益活动,这是好事情,但是在我看来,是不是能够更进一步。

我是投资者,我认为网贷平台做公益非常好,但是然并卵,我并不关心网贷平台做了多少公益活动,为什么?因为对我有什么价值,网贷平台不应该拿我的收益去做公益活动,就算是做了很多的公益活动,对于我而言,并没有马上能够看得到的价值体现,而且我觉得网贷平台做公益,如果细节没有把握好,会被投资者感觉有作秀的嫌疑。

那么,网贷平台做公益能不能换个思路,以三农为例,网贷平台能不能定向某个农户,针对好的农产品进行外销,毕竟平台上有了这么大量的投资者沉淀,这些都是潜在的农产品付费用户,好产品卖不出去,物流费用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平台能不能负担物流的费用,借助相关平台商城,对投资者购买农产品进行一定的补贴,投资者投资达到一定的份额,就可以获赠农产品的试用装,这样,在做三农领域公益的时候,对于困难户进行了定向宣传,对企业品牌进行了宣传,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投资者获得了土特产后加深了对平台相关公益活动的印象,如果该土特产是网贷平台独有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黏性,从IR管理角度而言,做到了多个利益相关方的维护,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价值。

(注:IR管理对于企业的市值管理也有帮助,但这是上市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不进行赘述,将单开版块进行讨论)

非上市和上市阶段的IR管理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IR管理是其必备环节,由于网贷行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在非上市和上市阶段,对于IR管理的策略采用均有不同。

上市阶段:作为公众公司,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主动信息披露,发布季报、半年报、年报,召开业绩说明会,及时发布公司公告,快速回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的提问。在主动信批环节,针对投资者要求,不定期举办见面会、交流会,使投资者充分知情。因为上市公司有相关具体规定和要求,非常成熟和完善,不多进行论述。

非上市阶段: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策略大过于人才”,没有良好的策略,人才也会变为废柴。

说个题外话,例如刘邦,相比韩信、张良、萧何,汉初三杰,从单项能力上讲,刘邦全部比不过,但是他有用人策略,知道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成功了。

对于网贷平台的领导而言,在非上市阶段,制定有效的IR管理及相关策略,优先于寻找到合适的团队和人才。从普遍性上而言,网贷公司应该制定IR管理为核心、以拉新为最终目标、连带品牌宣传,进行统一规划,对相关人才进行合理定岗,调动积极性,让人才服务于公司的大战略。毕竟进行IR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非上市网贷平台扩大规模,提高收入能力,获得市场认可,甚至是为上市做准备。

但是小编个人认为网贷行业的IR管理更多的是非标准化定制,这个需要根据企业所在市场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后,针对性的提出各类型的议案,并配套相关资源,这一块不再赘述,欢迎大家与我进行面对面交流。

A还是B,绩效考核和业绩对赌的必要性,最终会变为代运营么?

在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下代运营,能够上市的网贷企业,其实规模、体量、认知度都已经有不错的基础了,直接展开IR管理,难度并不是非常大。

2018年已过,网贷行业IR管理何时爆发?

对于非上市网贷平台而言,问题很多,尤其是非常特殊的问题很多,其中大部分,运营都没有做好,投资人都没有几个,如果只是进行IR管理,个人认为,失败的概率很大。

对于非上市网贷平台而言,我仍然认为有必要进行绩效考核和业绩对赌,也就是运营的部分要完善,这个是IR管理的前置条件,没有规模那么市场认知无从谈起,没有投资者那么IR管理是镜花水月。

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的网贷平台,更是需要先把运营做好,没有一个漂亮的网页、没有良好的内部管理团队、没有媒体露出,投资者来了,也会马上离开,这对于接下来要做的IR管理,沉淀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如果外包团队做这个事情,代运营也只是IR管理的其中一个版块而已,因为IR管理是要提升网贷平台的综合实力和价值,而代运营仅仅只是IR管理的一部分——完成业绩和投资者拉新,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行多维度的发展,获得1+1>2的效果。

对于完全没啥基础的平台,建议先做好自身运营,自己做不好就找代运营吧,IR管理对于这类平台还有点遥远。

写到这里,关于IR管理在网贷行业的发展,也讲的差不多了,虽然讲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并不能完全覆盖,有些观点可能还不够成熟,关于IR管理还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完善,在这里只是讨论了比较宏观的概念,欢迎各界朋友对此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