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条例》共分5章39条,对公园范围边界、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规划控制与土地利用、分区管控、分类保护、生态保护与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条例》对分区管控分类保护机制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是依据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明确生态核心保护区面积不得少于360.0平方公里,生态缓冲区面积不得少于528.0平方公里,生态游憩区面积不得超过386.8平方公里。

全国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今起施行!全国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成都最重要的“城市绿心”

为加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保护

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

《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

2019年6月1日正式施行

这是全国首部针对城市森林公园的行政法规

全国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立法目的

《条例》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明确城市森林公园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分区管控、合理利用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自然资源持久保育和合理利用。

主要内容

《条例》共分5章39条,对公园范围边界、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规划控制与土地利用、分区管控、分类保护、生态保护与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

全国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条例》对分区管控分类保护机制进行了详细规定,一是依据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明确生态核心保护区面积不得少于360.0平方公里,生态缓冲区面积不得少于528.0平方公里,生态游憩区面积不得超过386.8平方公里。二是对生态缓冲区和生态游憩区内新建、改建建筑物高度作出限制性规定。三是设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凡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不予批准用地。

《条例》对生态保护机制作出明确规定:一是明确开发强度。二是对《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范围,实行严格保护。三是落实“增绿增景、减人减房、基础设施、特色小镇”16字方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四是设立森林防火机制,规定生态核心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为禁燃区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这些区域内“三严禁”

《条例》中提到,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很重要,因此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以下列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区域,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严禁进行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龙泉驿区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

龙泉花果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

金堂县红旗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简阳市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

以及城市森林公园涉及的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在城市森林公园内 这些行为不能做

禁止破坏生态植物植被或者擅自砍伐、移植树木。

禁止在城市森林公园内捕捉、猎杀、贩卖野生动物。禁止对野生动物实施繁殖干扰、栖息地破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禁止擅自在城市森林公园内进行放牧、 捕捞、采药、采土、采种、采脂等活动。

禁止在生态核心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内进行开垦、采矿(地热、温泉除外),采石、挖沙、采土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以及损害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活动。

禁止在城市森林公园超标准排放废水、废气。禁止向城市森林公园排放水污染物。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水应当按规定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禁止在城市森林公园内倾倒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弃物。

禁止在城市森林公园内烧荒、燃放孔明灯,或者在非指定区域进行露天烧烤、野炊等野外用火行为。

禁止在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核心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燃烧香蜡纸烛。

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或者国家明令禁止、限制使用的农药。

禁止在树木、岩石、建(构)筑物以及其他载体上涂写、刻划等影响景观风貌的行为。

禁止随地吐痰、便溺、乱扔瓜果皮核、纸屑等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禁止擅自在城市森林公园内放生外来入侵物种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处罚

《条例》对未依法编制、修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可能对城市森林公园保护造成重大影响的滥用职权、渎职、失职行为强化责任追究。

对违建行为在上位法限定处罚幅度内设定顶格处罚措施。

对分属不同法律属性的林地,按照各自上位法的规定区别设定处罚措施。

全国首部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近两年增绿增景10万亩

根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行动方案》,计划2030年前实现增绿增景54万亩。近两年完成“增绿增景”约10万亩,龙泉山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4%提高到2018年的56.5%。经测算,新增造林成林后,每年可释放氧气2.5万吨,吸收二氧化碳3万吨,涵养水源1200万立方米,产生生态效益货币价值约1.5亿元/年。承办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碳中和”造林等活动100余次,募集公益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造林绿化。

目前,成都市已完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首个市本级示范性、先导性生态文旅项目丹景台景区核心区主体建筑——丹景台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各级森林绿道200公里,新、改建库塘堰湖69个。马鞍山观景平台、66号房车营地、狮子堡观景平台等景点建成并对外开放。正加快推进熊猫之窗、天府植物园、天府动物园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成都发布-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摄影 成都发布-成都晚报孙琳

编辑 | 泡芙

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