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刚进朝鲜的时候,彭德怀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几乎是个光杆司令。正好当时四十军的先头118师奉命前往志愿军司令部驻地。师长邓岳和政委张玉华在大榆洞附近的山沟里碰到了彭德怀。


四十军,号称旋风部队,是一支王牌劲旅,隶属于最早进入朝鲜的十三兵团,是四野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而118师师长邓岳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师长。

彭德怀见到邓岳后欣喜万分,命令他率部火速赶到温井,设置伏击圈,打击敌军。


温井,在朝鲜正式的名字叫温井里,朝鲜的县叫郡、区和乡叫面,大村叫里,小村叫洞。这是一个交通枢纽,通过温井的公里连接着楚山、碧潼、熙川、云山、价川,四通八达,是一个绝对的要点。

在接到彭总的面授机宜后,118师当机立断,迅速向温井开进。不久就发现了韩国军队。10月25日凌晨两点,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值班室的电话猛地响个不停。118师向志司报告:“我们的正面发现了敌人。”由于遭遇太快,接电话的志愿军参谋长解方都不肯相信,他大声问道:“你们是不是搞错了?”118师回答:“没搞错,确实是敌人,说外国话,听不懂”

“那你们的位置在哪里?”

“在北镇与温井的公路上!”

不一会,邓岳再次打电话报告,侦察兵发现,敌人应该是韩军第6师。

于是,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下令,把敌人放进口袋,然后狠狠地打。

118师决定以前卫354团在此公路设伏,其余各团向两水洞、温井集结。354团受领任务后,决定2、3营设伏,1营为预备队,同时命令侦察排温井方向前进搜索,监视敌情。

25日上午,韩军第6师2团以3营加强一个炮兵连为先头向北镇开进,韩军根本没料到志愿军已经设下埋伏,车辆成一路纵队大摇大摆的前进,既不下车派人搜索,也不开枪进行火力侦察,似乎直入无人之境,甚至连头车压到了两枚地雷,也没当回事。

而且韩军居然摆出了一个奇葩的阵型,炮兵直接尾随尖兵前进,整整12门榴弹炮,就这么跟着尖刀,这可能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

不过这个阵型唬着了志愿军,伏击的354团都看迷糊了,这是闹哪出啊?从来没见过,难道敌人有诡计?等志愿军反应过来,这不是韩军的诡计,而是韩军太蠢时,韩军尖刀和炮兵已经离开了伏击圈。

反应过来的志愿军立即从前方和左右高地开始猛烈射击。志愿军用的还是拿手的拦头、截尾、斩腰战���。

不一会志愿军就从两侧山头开始冲锋,韩军2团3营指挥机构瞬间被打烂,战斗只进行了不到20分钟,该营750人中一半被歼灭,一半丢弃了所有的武器装备,狼狈逃窜回到温井。志愿军出国首战就宣告胜利。

这支韩军在行军中把炮兵放在前面,已经够奇葩的了。更奇葩的是,当后面的部队挨打时。他们的尖兵和炮兵,居然不知道,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继续前进。

但这一下,却歪打正着。

354团后面就是118师的指挥所,当时指挥所的人员都在村子里休息,指挥车也停在路边。韩军尖兵和炮兵发现我们的车辆后,马上开枪射击。所幸韩军阵型奇葩,这些人大多是炮兵,缺乏步兵。118师指挥所受到突然袭击,人员仓促间占领阵地进行反击。所幸韩军阵型奇葩,这些人大多是炮兵,缺乏步兵,火力不足,118师指挥所没受到太大打击。但是,因为118师晚上强行军,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睡觉,谁也没想到敌人会突破前方的部队到指挥所来,一时之间很是狼狈。据说师长邓岳连棉裤都没来得及穿,就跑山上去了。

邓岳,55年少将,能征善战,率领的部队以“战斗力顽强,作风勇猛,善于夜战及爆破,兼备野战运动与城市攻坚而著称,是东北部队中的头等主力师。”

更因为攻击顽强凌厉,敢打硬仗恶仗,赢得“暴风雨”部队的美称。

出国第一战,不付众望,轻松获胜。却因为韩军的奇葩,邓岳居然闹了个小笑话,以师长之尊,裤子都没穿就狼狈躲避,想必很让他生气呢。

不过,随后邓岳马上把怒火倾泻在韩军头上,在温井的韩军第2团被他打得丢盔卸甲,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 2014 5 月、 6 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