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不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面临过很多次失败,其实后来真正去看最终成型的教案,大家搜集摸索出来百分之八十的笔记和资料都没有被采用,但是正是这花费了百分之八十的心血和精力提炼出来了那百分之二十真正有益于部队训练的方法和模式。“然并卵”这个词汇对我们做事的动机和干事的思想都有很大的麻痹作用,试想一下,你想去做一件事,学一个东西,或者说是做一件你自己也确实知道将来会受益的事情,但是你却由于懒惰或者畏惧,迟迟不肯行动,瞻前顾后。

军中三剑客继续推出我愿为卒

有一次上教育我给战士们提出来一个问题:“从0到1和从1到N有什么关系?”大家当时先是愣了一会,之后就开始众说纷纭,但是我发现没有把他们引入到我想说的主题。之后我又问了一个问题:“是学会游泳再下水,还是下水以后再学游泳?”当然大家给出的答案都是先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大家其实都明白不下水就永远不会学会游泳。从不会游泳到学会游泳,结果是从0到1,学会最基础的蛙泳你没准还能学会仰泳甚至武装泅渡,这个过程常常表现为从1到N。其实我真正想给他们说的是年轻人干事创业敢于迈出第一步很关键,不要畏畏缩缩的过于纠结。

我不会但我愿意试试,军人的字典里不该有认怂二字

部队工作中,有很多任务是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也有非常棘手的,刚开始接触有可能是一点思路都没有的,万事开头难其实说的就是这种境况。但是往往是这个时候需要有小事着手,大事着眼的心态,饭得一口一口吃,再难的事情也得先迈出第一步。1999年由陈国星导演的电影《横空出世》讲述的就是抗美援朝结束后,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冯石将军(冯石原型是当时中国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张蕴钰,就是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三兵团的参谋长。)接到中央军委的使命,带着一支英雄部队挺进戈壁滩。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各重点大学也挑选大批优秀人才,奔赴西北荒漠。在内无经验外断支援的艰苦条件下,完成一项震惊世界的使命—制造原子弹发射基地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你会感觉制造原子弹是如此的艰难,回溯到历史中你会感觉到有什么事情比在那种艰苦条件下制造原子弹还难的事情吗?电影刚开始有一个镜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当李雪健扮演的冯石将军被告知中央军委调回他回来是搞原子弹的,冯将军当时一脸迷茫的说:“我不会啊!”

在部队参加工作这些年,“我不会啊”,这句话自己虽然没有说到过明面上,但是参加工作这几年,多少次上级给我安排任务、参加各种比武竞赛在超出我现有能力范围时,我脑袋里不假思索蹦出来的一句话也是:“我不会啊。”在教导队工作期间是14年、15年军区大抓教导机构比武集训和教练员能力素质提升的两年,从实战化出发,从谋训研训的角度研究编写了很多以前偏训漏训课目的教案。刚开始面临这些课题也是从零开始,我想“我不会啊”这句话在每个人脑海里都浮现过。但是事实证明了第一步迈出去是何其的重要。我身边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员从坐在电脑前没有任何思路,手头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开始,通过自己摸索实践、不断尝试,总结出来一套非常受用的组训施教方法路子,并提出来了从室外课的教具制作和室内课的案例分析为出发点,以点带面的去编写教案的高效施教模式。还有非常多的战友亲自以身试教,带着笔和纸走向训练场,随时把自己在摸索过程中的感悟记下来,为教案的编写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不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面临过很多次失败,其实后来真正去看最终成型的教案,大家搜集摸索出来百分之八十的笔记和资料都没有被采用,但是正是这花费了百分之八十的心血和精力提炼出来了那百分之二十真正有益于部队训练的方法和模式。应了那句古话:“第三个馒头吃饱了是有前两个馒头的铺垫。”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能在那个时候去教导队任职真是非常的幸运,因为接受的挑战也太多了,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再面临任务时,谁都不是一出生就会做这些事情的,但事情既然出来了,不会也要学着会,看不到结果不重要,先勇敢迈出第一步最重要。有了这段经历,我在担任主官期间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不会,也感染着部属从来不说我不会。而是变成:我试试!

我不会但我愿意试试,军人的字典里不该有认怂二字

我们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在经历自己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什么是迭代?迭代的字面意思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但站在我们成长的角度来看迭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迅速地、持续地提高你的素质和能力,避免你出现致命的、灾难性质的失败。丑小鸭不是像变魔术一样就立刻成为了白天鹅,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就是在让自己的能力素质和认知水平在实践中一次次得到检验,从而不断提高的。失败不能避免,如果要失败我们就早失败、快失败、常失败,在一次次失败和不停地“试错”中快速成长。

2015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汇叫做“然并卵”,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缩略词。这句话意思是一些事物看上去很复杂很高端,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或者得到不到理想的收益,多用来表达无奈、调侃之情,但是这种词汇所表达的观点不适合干事创业的年轻人。“然并卵”这个词汇对我们做事的动机和干事的思想都有很大的麻痹作用,试想一下,你想去做一件事,学一个东西,或者说是做一件你自己也确实知道将来会受益的事情,但是你却由于懒惰或者畏惧,迟迟不肯行动,瞻前顾后。结果正在你犹豫不决时,你身边有人给你灌了一碗热腾腾的“然并卵”,你会瞬间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确实如此啊,付出这么多还不一定会成功,不如放弃算了。“然并卵”是一碗毒鸡汤,它的潜台词其实是“不管你多么努力,在一件事上做得多好,都没有什么用处”。它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努力的意义,又从“结果论”推倒坚持和努力本身带给我们的欢喜。

我不会但我愿意试试,军人的字典里不该有认怂二字

我们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自我批评道:“回想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想法很多,但是落实到实处去实现的却很少,自己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如果你总是有想法但却总是出于种种原因不去干,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的话,那我想告诉你,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了,因为明年这个时候的民主生活会,这句话对你来说依然受用。就和当前网上说的:有一种很肤浅或者说是有误导性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经常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习不好。”一样具有讽刺意味。“我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我很聪明”,是否绝大多数人都沉浸在了甚至还自我满足于这断章取义的前一句,却忽视了后一句:“我压根没有干出名堂”,那你再是思想上的巨人,再聪明睿智,有个卵用啊。

老人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想一想不如问一问,问一问不如看一看,看一看不如干一干。”如此简单的话里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老老实实干一遍,如果我们迟迟不肯行动,不愿意尝试,不敢迈出第一步,那再美好的蓝图也只是想象了,没有到“知天命”那个岁数就先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放一放,“事在人为”才是你该有的状态。

我不会但我愿意试试,军人的字典里不该有认怂二字

我们连队有一个战士想在训练装备上搞一次技术革新,将自己把改良装备的想法通过训练效果进行实践检验。他搜集大量资料,并且反复验证,但是迟迟不肯动手。后来他把自己的顾虑告诉我,因素有很多:什么配件怎么去买,这些资料给出的结论是否真实,如果失败了身边人肯定会嘲笑他……我当时就告诉他这些都是将来的因素,不要拿未来没有发生的矛盾去惩罚今天的自己,有顾虑很正常,你先迈出第一步去“试水”,遇到不可控的因素大不了停手就是。后来他开始了实践,过程的确很艰辛,但是最终他的成果受到广泛推广并且获得了当年的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人才三等奖。

我不会但我愿意试试,军人的字典里不该有认怂二字

人往往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有一个社会学现象,叫做自我阻碍,大概意思是:为了避免万一不能达成目标所造成的自尊受损,人们会故意减少达成目标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也就是提前为可能的失败找借口。但是我们面临一连串的事件,如果你不开始,那些真问题根本不会显现出来。你不走出第一步,你根本不知道第二步该往哪儿走。开拓进取是一连串的事件,是不断地面对各种的难题,是一个持续解题的过程,但是你如果不开始,你就不可能面对那些只有在时间里头逐渐提出的问题。换句话说创新就是解决一个一个的破绽,一个一个的漏洞,但是你如果不开始,这些破绽和漏洞根本就不可能向你展示出来。后来,我又遇到很多人,并且在各自领域都小有所成,他们的成功秘诀恰恰在于“坚持去做看起来然并卵的事”,一个“我试试”就足以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而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作者简介:马嘉彬,上尉军衔,历任教导队教员,政治指导员,保卫干事。入伍十年来,脚踏实地不走捷径,身先士卒敢打敢拼,满腔热血建功军营。他好学上进,军政兼优,立足本职岗位成长成才。入伍以来自己记下十余本读书笔记,自学多种多媒体宣传软件,所带连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个人连续三年先后四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原二十集团军表彰为“优秀五会教练员”,荣立三等功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