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秦淮河畔是一个香艳无比的地方,高楼林立,美女如云。大明王朝危在旦夕,无数学子士人前途渺茫,对国家的颓势无力拯救,纷纷到这里来一醉方休,寻找一个避世的温柔乡。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卞玉京是美人中的翘楚。

卞玉京原名卞赛,后自号玉京道人。她出身在南京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为明朝的一位官僚。但是好景不长,父亲英年早逝。为生计所迫,卞玉京便携带妹妹卞敏到秦淮一带的青楼卖艺为生。卞玉京长相端庄艳丽,亭亭玉立,擅长画梅花,通音律,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以小楷最为出名,在诗词方面,她也颇有自己的心得,擅长吟诗作对,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女。

卞玉京和妹妹卞敏深得青楼老板的喜爱,在秦淮一带很快打响了名声,与董小宛、柳如是、李香君等人被称作秦淮八艳。她为人清高,不轻易委身他人。仰慕卞玉京的公子哥很多,她却只喜欢和文人交谈,慕名前来想要一睹芳容的文人们,卞玉京很乐意相见。在酒席之间,卞玉京乘着微醺之意,往往诗兴大发,让在座的人士敬佩不已。后来吴梅村在《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中是如此形容卞玉京的:“中山有女娇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官宦人家出生的卞玉京,富贵和钱财是入不了她的眼的,她只希望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像正常女人一样相夫教子,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在遇到一代才子吴梅村时,她以为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在苏州虎丘的一次酒宴上,卞玉京遇到了吴梅村。清冷的卞玉京对吴梅村一见钟情,她借着酒兴现场吟诗赠予吴梅村,一改平日的矜持,变得热情妩媚,文采飞扬。吴梅村当时正是名满天下的才俊,两人频频对饮,笑意盈盈。卞玉京想追随这个男人,从此脱身这个行业,她问吴梅村:郎意复如何?然而吴梅村只是装傻充愣,装作没听明白。卞玉京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这个男人不肯作出承诺。

但吴梅村并不拒绝继续享受卞玉京的服侍和陪伴,面对卞玉京对他的情意,他不表态度。卞玉京知道,她没有这个指望,于是她不再提起婚嫁。她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女子,她想要做一个光明正大的妻子,再不济也要成为他的妾室,而不是地下情人。她很清楚吴梅村的小心思,需要美人在左右,但绝不肯为了美人影响自己的名誉和仕途。这个男人的自私与懦弱,她选择了体谅,因为她爱他。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吴梅村后来为卞玉京写了很多诗,但都是两人尘缘了断以后的事了。吴梅村作为风流文人,只想要体验一把红袖添香、温香软玉的生活,在自己的诗文里,都是表达深情的好素材。可是卞玉京最想要的归宿,他始终不肯给。在他眼里,这个女人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名妓,没有更多了。卞玉京选择了隐忍和等待,她此生再也看不上其他的男人。

在那个改朝换代的年代,满世界一片混乱,年轻美貌的名妓在乱世中会遇到多少危险,是可想而知的。卞玉京在艰难的处境里苦苦等待,吴梅村仍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回答,却选择丢下她离开,任她在乱世飘摇。

卞玉京的心彻底粉碎。她无依无靠,仓皇无助。作为一个绝世美人,她躲避明朝外戚的采购,改朝换代后,又躲避着清朝的征召,历尽艰辛,饱尝了人间的苦楚。最终,她走投无路,换上道袍,带着古琴,成为一个道人。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被崇祯皇帝喜爱和重用的吴梅村,没有为上吊的崇祯皇帝殉国,也没有脸面去做清朝廷的官员,他选择了在太仓老家做隐士。七年之后,吴梅村到常熟钱谦益家中做客,钱谦益张罗了一帮朋友来相聚,酒席上,有人提起卞玉京也在常熟,应该去请来。

卞玉京来后,并不见吴梅村,而是直接进了内室去见柳如是。无论大家怎么起哄,怎么催促和等待,她就是不肯出来。相别七年,好不容易知晓了吴梅村的音讯,她急匆匆赶来,临到见面又决定不相见。这个男人给她的伤害和辜负,无法释怀。她转告吴梅村,将来会专程拜会。或许她不想让自己陷入新一轮的失望,更不想又成为一个酒席上的名妓和陪客。

这次的近在咫尺不相见,让吴梅村又写了很多深情款款的诗。但也仅此而已,她只是活在他诗里的女人。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卞玉京作品

第二年,卞玉京遵照承诺,到了吴梅村的太仓老家。见面之后,只见卞玉京一身道姑装扮,只说了一句:我只是来告别的,以后不会再相见了。

当晚的夜宴上,历经沧桑的卞玉京为吴梅村及赶来的几位老朋友弹琴,琴声慷慨悲凉,但她脸上淡定从容。面对吴梅村,这个她曾经深爱的男人,她终于不再期待,只是平静地会面。从此原谅,也从此放下。

那以后,吴梅村终究还是归附了清朝廷。吴梅村在清朝当了四年官,辞职回老家。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卞玉京不知道,她已经彻底走出了他的世界。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卞玉京

那次见面三年后,卞玉京嫁给了世家子弟郑建德,但婚后一直被冷落,她留下侍女给丈夫,自请出家。郑建德去世后,卞玉京失去了所有依傍,贫病交加,被一位年逾古稀的好心良医郑保御所收留。这位老医生为卞玉京治好了病,还为她另筑别室,让她安稳修行。心存感激的卞玉京安心修行,老朋友钱谦益闻讯赶来相见,她都不肯。为了表达对老人家的感激,重情重义的卞玉京花三年的时间,刺舌血为老人家抄写了一部《法华经》。她已经一无所有,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她还在拼尽全力去报答。

巧的是,收留卞玉京的老人家是吴梅村的亲戚,他们还是有了最后一次见面。这一次见面,是出家人见红尘中人,他们仅仅只是按照礼数执礼,宛如陌生人。

再后来,卞玉京病逝,终年四十二岁。再后来,年届六十的吴梅村来到卞玉京的坟前痛哭。他辜负了她,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

卞玉京血书《法华经》,青灯古佛葬痴情

吴梅村的晚年充满自责,他写诗道: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须填补,纵比鸿毛也不如。

可惜他的自责已经晚了,地下的卞玉京什么也听不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