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在东北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一个总要的表现就是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府辖区。清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防务十分的重视,先后设立了黑龙江、吉林和盛京三个将军府来驻防。

东北地区,又称为“满洲”,其总面积大约为200万平方公里(包括外东北)。东北是清朝兴起的地方,被称为“龙兴之地”。清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防务十分的重视,先后设立了黑龙江、吉林和盛京三个将军府来驻防。三大将军所辖的军队战斗力十分强悍,是清朝国防的中坚力量。然而,对于清朝如此重要的“龙兴之地”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范围,并强制占领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土地(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包括库页岛)。这说明东北的防务是严重出现了问题的。一,清朝在东北的防务设置

清朝在东北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一个总要的表现就是设立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府辖区。将军是辖区的军政总管,其主要的职责在于“安辑旗民,董率文物。凡军师阻戍,田庄粮糈之籍”,由此可见,将军集行政和军事为一身。

清朝版图

那么东北地区共有多少军队呢?根据《大清会典》载,“东三省各城驻防四十有四,兵35361人”。在当时来说,3万人的军力并非是一个小的数目。清朝的军队分别三种,分别是八旗军、蒙古骑兵和绿营,其中八旗军和蒙古骑兵是精锐部队,尤其以八旗军的战斗力最强。清朝的八旗军总数大约在10万左右,其中就有3万驻扎在东北,说明东北的兵力布置是较为充足的。

八旗

东北的八旗的战斗力一直都比较强,他们不仅擅长骑马射箭,其武器装备也是相对先进。“吉林官兵鸟枪最长,黑龙江官兵弓箭尤劲”。东北八旗军军的火器装备虽然已经远远落后于英法等海上强国,但是却和俄罗斯相差不远。

旗兵装备

东北的八旗军作为清朝主力军队中的佼佼者,自然能够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优异的战绩。从清兵入关以来,凡有大规模的战事,必定会外调东北军,东北军也基本没有让清朝皇帝失望。康熙在雅克萨之战和亲征葛尔丹的过程中就调集了许多东北旗兵;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时“调吉林索伦兵二千赴剿”;嘉庆镇压白莲教起义时,“命吉林、黑龙江官兵驰赴河南,剿补白莲教”……东北旗兵表现良好,“吉林黑龙江官兵,击败贼,得旨嘉奖”。道光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时便迅速“挑派吉林黑龙江马队兵各一千名,驰赴回疆会剿”。道光甚至自信地说道:“此项劲旅到日,逆回自可剿灭”。二,东北防务的问题

东北黑龙江、吉林和盛京三将军的兵力虽然较为充裕,军队战斗虽然强悍,但是也不得不说出现的诸多问题。

首先,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在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人口已经突破了4亿,然而东北地区的人口才400多万。东北地区人烟稀少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是清军入关后,大量的满族内迁,以至于大量的耕地荒废。“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清圣祖实录》)。

北大荒

二是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族人移民东北。康熙七年( 1668年)正式颁布“封禁令”,规定“山海关喜峰口及九处边门,皆令守边旗及沿边州县禁行禁止,庶此后流民出口,可以杜绝。”。到乾隆年间,禁令加强。“封禁令”的实施无疑不利于东北地区的开发,阻碍了东北人口的增长。

东北地区的人口不仅稀少,其分布也十分不均匀。到清朝末期的1893年,辽宁有人口430万,黑龙江有100万,吉林仅有62万。黑龙江和吉林两大将军所辖的面积将近200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却如此之少,这让俄罗斯不得不时时窥探黑龙江流域。三,19世纪50—60年代东北防务的空虚

19世纪50年代开始,清朝开始陷入了年年的战争泥潭中。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到1853年定都南京(天京)。随后,北方的捻军也兴起了。为了对付内部的农民起义,清朝不断从东北调集军队。在整个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朝向盛京将军调集了6000的军队,向吉林将军调集了8000多军队,向黑龙江将军调集了7000多军队。(详情请参考《清代晚期东北兵员移调外省研究》)这意味着东北的军队的主力基本被调离。

太平天国起义

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候,英法联军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至少从辽宁调离了1500人的军队,向吉林调离了4500人的军队,向黑龙江调离了4500人的军队。而这些军队不仅包括正兵,还包括闲散余丁。

圆明园遗址

这意味着,在60年代初期,东北的军队已经基本被调离,东北的防务完全处于空虚的状态。如当时的珲春副都统衙门辖区面积为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 又地处中朝俄交界地带,然而却只有三百多名官兵巡视驻守。整个黑龙江将军本有军队10000多人,到了1855年,“仅存四千余丁”,1860年又在此调离了4500多人。

为了勉强维持东北的防务,吉林和黑龙江将军不得不加大征兵的规模,将闲散余丁变成正兵。余丁成为正兵,也就使得东北军队的战斗力大为下降。然而,东北的余丁也不够用。到同治年间,“余丁除调军营及补兵额,老者不堪差遣,幼者尚无长成外,所存本已无多,可用更属无几”,说明吉林的余丁也几近于无。黑龙江驻防“甚至巴尔虎等旗将十五六岁者亦皆派选,仍不敷额”。

奕山

东北的防务的空虚给俄罗斯的入侵提供了天赐良机。从1854年到1857年,俄罗斯曾先后四次入侵东北地区。此时清朝正和太平天国激战,清朝只能对俄罗斯采取拖延的政策,“不可稍动声色,致启该国之疑”。当俄罗斯军队强制进入黑龙江时候,咸丰无奈下令瑷珲当局“不可肇衅,致生事端”。1858年,俄罗斯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58年以后,俄罗斯又向吉林将军辖区进犯,到1860年逼迫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强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结语:俄罗斯的入侵东北给清朝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鉴于过去政策失误,清朝于1860年开放了东北地区,随后大量的移民进入了东北。到1893年,东北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600万,到清朝末年,东北总人口已经将近2000万。实行移民实边无疑对后来东北地区的防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朝在1862年废除了将军辖区的设置,实行了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1907年,清朝正式设置了东北三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