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坑害中国?川普心怀三重小心机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外交接待室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签署文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特朗普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称,他将恢复美国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打破这个“糟糕的、片面的,根本就不该签订的协议”。

特朗普称,这份核协议未阻止伊朗撒谎和继续发展核武。“显然在当前协议腐朽的框架下,我们无法阻止伊朗拥有核弹,”他表示,”伊核协议本质上存在缺陷。”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与伊朗签订的国际核协议,令中东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升高,欧洲盟友对此深感不安,全球石油供应也笼罩上不确定性。

中俄美英法在2015年同伊朗签订协议,决定取消对伊制裁,而作为交换,伊朗的核项目受到限制。该协议旨在阻止伊朗制造出核弹。但特朗普抱怨称,该协议并不能制约伊朗的弹道导弹项目、2025年以后的核活动,以及伊朗在也门和叙利亚冲突中所起的作用。

放弃伊朗核协议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最新举措。这项政策已促使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接近与中国爆发贸易战、并且撤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坑害中国?川普心怀三重小心机

美国重启制裁将令伊朗更难将石油销往海外,或利用国际金融体系融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称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是“误入歧途”。“我认为在伊朗完全没有违反协议的情况下,做出让伊核协议陷入风险的决定是个严重的错误,”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

伊朗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三大成员国,日均产量约380万桶,占全球供给量比重略低于4%。每日出口量为250万桶,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为主要买家。在川普威胁退出伊核协议前后,国际油价上涨至70美元每桶,到达四年来的最高点。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不仅重新恢复对伊朗制裁,而且将对欧盟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要求欧盟对伊朗的投资、能源合作以及自2015年恢复的金融流通在半年内中止,否则将面临美国的惩罚。

川普做出决定后,以色列和沙特表示欢迎,沙特称将考虑扩大产能弥补伊朗的石油出口数量。欧洲大国已誓言要维护伊核国际协议。周二,来自法国、德国、英国和欧盟的高级官员在布鲁塞尔会晤了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商讨如何挽救该协议。德国外交部官员称,只要伊朗履行其义务,欧洲方面将继续执行该协议。伊核协议的签署国还包括中国和俄罗斯,且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UN Security Council)的支持。

笔者数日前评论指出,川普退出伊核协议向以色列示好,并不意味着与伊朗开战。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也承认退出伊核协议不是引发美国与伊朗战争的开端。那么川普不顾盟友反对,坚决退出伊核协议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用“生意经”来评价川普的小算盘。

第一:退出伊核协议是川普“美国优先”思路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竞选期间川普就承诺废除该协议。笔者多次指出,川普一系列行为的指导原则是对美国在安全、外交、经贸体系的再调整,也就是川普认为美国在各领域吃亏的协议,要重新谈判。如果谈判不力,那就不惜退出现有多边框架,以拉拢威胁等行政手段达成新的双边协定替代原有体系。在贸易上如此,在外交安全上也如此。川普认为,伊核协议美国太吃亏,要退出,在这种指导思维下,软实力和外交形象不是他的优先考虑项。

第二:给中东盟友吃“定心丸”,开展新一轮的讹诈。伊朗于2015年国际环境改善之后大规模介入叙利亚、也门战事,什叶派之弧给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造成严重压力。在伊朗实力增强之下,沙特和以色列不惜放下成见联手对伊,中东小国也在该问题上站队表态。川普退出伊核协议,却不增加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意味着中东国家要交“保护费”了,实力不够怎么办?交钱!川普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有争议的耶路撒冷,以及要求用阿拉伯联军替代驻叙利亚的美军,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给欧盟和中国挖坑。二战以前,中东是法国与英国的“势力范围”,这种昔日荣光至今大多烟消云散。目前,英法在中东彰显其传统影响力的抓手并不多,叙利亚是一个,巴以问题是一个(英法经常在联合国与以色列作对),伊核协议也是一个。英法德广泛参与了长达十年的伊核谈判,在谈判达成后,不仅有助于增强欧盟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有着现实的经济利益考虑。川普单方面退出协议,坑盟友也不是第一次了,同时对伊朗的制裁也波及中国与伊朗的经济联系。

对于川普而言,利重于义,至于小盘算和生意经打的响不响,还取决于其他大国的意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