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告反欺诈白皮书:黑产“散户”基本被消灭,“集团化”成趋势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广告流量变现、手机应用分发、木马刷量、勒索病毒……这些网络黑产已经出现“集团化”趋势。腾讯灯塔与秒针系统联合发布的《2018广告反欺诈白皮书》显示,2018年黑产总体比例与2017年基本持平,维持在15%左右,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规范和升级,目前黑产中的“散户”基本被消灭,“集团化”趋势愈发明显,其上下游分工明确、情报体系发达、软件架构合理,导致刷量等作弊操作变得更加快速。

网络黑产,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空间管理秩序,甚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潜在威胁(重大安全隐患)的非法行为。

白皮书从数字广告作弊整体现状、作弊技术构成和反作弊解决方案与安全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披露了目前广告营销市场黑产产业链情况,剖析了作弊产业链深层的技术构成,提出了有效的反作弊解决方案和安全建议。

白皮书重点对目前集团化的黑产产业链进行了系统梳理,披露卡商、猫池、代理IP、群控平台、注册机、接码平台等上游黑产平台的运作方式,并曝光下游环节形成的引流变现、搬运工薅羊毛及刷量作弊等盈利模式,让更多的广告主避免遭受黑产广告欺诈、劣质流量的侵害。

黑产产业链不断“进化”导致广告反诈骗行动面临着经济、技术双重考验,而国内广告营销市场也急需更加透明、规范的行业准则。在数字广告市场,反作弊攻防战是一场持久战,随着广告作弊的手段和技术不断升级,反作弊的技术和措施也势必要不断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