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都不缺文学大师,尤其是20世纪,堪称中国的“文艺复兴”。在这个时代,中国诞生了许多文化巨匠,他们可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大师,但这个时期一定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大碰撞唯一可以与春秋相比的时代。当然,对于鲁迅、徐志摩、章太炎等等这些数不清的大师,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不管是他们的作品,还是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都有所了解。不过,关于这些大师死后葬在哪里,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

饱受争议的郭沫若死后葬在哪?都以为在八宝山,实际上却在山沟里

按理说死后葬在哪里是个人自由,每个人选择也都不一样,但新中国建国后,为了纪念那些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政府便将他们大部分都葬在八宝山,以便后人吊唁怀念。不过,虽然许多文学大师死后都葬在了八宝山,但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学巨匠不仅没有被葬在八宝山,还埋在了大寨的田野里。

他就是郭沫若。郭沫若身上的争议很大,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对于他人品的争议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许多人都批评郭沫若的人品,说他善于阿谀奉承,喜爱溜须拍马,而且他的创作也没有文学家应该有的骨气,就连鲁迅都亲自写文章批判郭沫若。

饱受争议的郭沫若死后葬在哪?都以为在八宝山,实际上却在山沟里

当然,如此多的文学家批评郭沫若也是有原因的,郭沫若自身品格绝对是有问题的。不过我们切不可以因此就否定郭沫若的全部,他的品格可能不是完美的,但郭沫若也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是个人渣。郭沫若是中国近代在文学造诣上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师,他不仅倡导写新诗,也极其擅长写古诗,他的文字优美典雅,也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因此郭沫若在中国近代文学领域的地位很高,虽然很多人都对“郭沫若是鲁迅的传承人”这番评价颇有争议,但他能得到这个评价足以看见其份量。所以以郭沫若的地位,他完全可以葬在八宝山,但是最终他却被埋葬在乡野田间当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有人故意把他埋在偏僻的地方吗?

饱受争议的郭沫若死后葬在哪?都以为在八宝山,实际上却在山沟里

真相并非如此,郭沫若之所以被葬在田野里,其实是郭沫若自己的意思,而他与大寨的缘分,还要追溯到1965年。这一年正是中国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时期,全国掀起学习大寨的口号。郭沫若与其他几位学者一起来到大寨,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和学习。

郭沫若是一个文人,但他并没有抵触下田干活,与那些不识字的农民关系也非常好。在大寨,郭沫若很认真的学习了许多农业知识,并总结在一个日记本里,他有时间还教当地的小孩子识字读书,与当地百姓相处非常融洽。

饱受争议的郭沫若死后葬在哪?都以为在八宝山,实际上却在山沟里

在大寨的生活是辛苦而艰辛的,但郭沫若最喜欢这段岁月,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锻炼,自己的信仰也得到了升华。但愉快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郭沫若就不得不离开大寨。走之前,郭沫若握着当地老人的手,亲切的说:“我有机会一定会回来,与大寨的百姓一起。”不过郭沫若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十几年,期间他一直没有机会回到大寨。

饱受争议的郭沫若死后葬在哪?都以为在八宝山,实际上却在山沟里

直到1978年,郭沫若病危,他留下遗嘱,让家人和政府一定要把他葬在大寨的山野间,他要与大寨的田地融为一体。因此,最后郭沫若没有葬在八宝山,而是被葬在大寨美丽的梯田里。郭先生的一生是有争议的,但那个埋葬在大寨田地里的灵魂,一定是最优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