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到丁汝昌,可能有些人清楚,有些人不清楚,最后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提督,就是现在的海军总司令。丁汝昌最后是吞食鸦片自杀,标志着北洋水师的覆灭,结局非常悲惨。

李江涛讲人物,丁汝昌,从太平军走出来北洋水师提督

02

但是,丁汝昌的经历倒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一下。

丁永昌是安徽人,最早的时候家境贫寒,念过几年私塾,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做着豆腐勉强糊口。安徽当时是多事之地,后来赶上太平天国起事,丁汝昌就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

人有的时候就是,时机成就人生。丁汝昌加入太平天国,正值青春年少,后来跟随的领导是程学启,程学启的领导陈玉成也算的上是太平天国的铁军, 他们的这支军队镇守安庆。

03

研究过湘军和太平天国的人都知道,安庆之战是太平天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应该说这场战役对双方来说都极其重要。

对于太平天国来讲,安庆之战失利以后就是江河日下。对于湘军来讲,安庆之战胜利以后,就打开了顺江而下直攻南京的战略路径,所以说安庆之战非常重要。

安庆之战最后的结果是程学启在湘军的诱降之下,带领300人投降了湘军。后来,反过来被曾国荃利用他们做排头兵,攻打太平军,而且程学启和丁汝昌作战勇猛,特别丁汝昌,当时只有25岁。

这场仗打完以后,大家都加官进爵。程学启升任游击。丁汝昌升任千总,应该说进入了干部序列。后来的作战过程中,丁汝昌的个人魅力就展现出来了,作战勇猛,正是打仗之时最核心的能力。

04

接着当时因上海士绅请求,曾国藩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支援上海,程学启的开字营拨归李鸿章指挥,程学启、丁汝昌等随李鸿章乘轮船前往上海,配合刘铭传铭字营与太平军战于四江口,刘铭传见丁汝昌作战英勇,请李鸿章把丁汝昌调入铭字营,逐步成为刘铭传的副手。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总是波波折折的。湘军打完太平军后要裁军节饷。作为刘铭传本人来讲,尽管丁汝昌是他的副手,但是基于丁汝昌太平天国降将的身份,肯定是首先被裁撤的对象。

但这个时候丁汝昌翅膀已经硬了,就极力致书抗议,这就违反了官场的规则,刘铭传怒其不执行命令,就起了杀丁汝昌之心。丁汝昌也不是善茬,一看不好,就赶快跑回了家,在家里赋闲。

当然丁汝昌出来打仗打了半生,这个时候40岁的丁汝昌可不是当年磨豆腐的丁汝昌。 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应该有一些新的起点。

05

正在丁汝昌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想到李鸿章,正好赶上李鸿章创建海军,就拜访李鸿章。之前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对丁汝昌有些了解,知道他“才略武勇”,加上李鸿章当时正处于一个胶着状态,自己几个大将像刘铭传、张树声都功成名就,叶志超等等也都是自成一体。所以他需要有人去建海军。

丁汝昌出现以后,李鸿章就发现丁汝昌的特点是性格温和,善于调解,有领导能力,作战勇猛,也可信,就任丁汝昌做海军接管大员,从开始到英国买舰队,到后来管理部队,应该说做得有声有色。

李江涛讲人物,丁汝昌,从太平军走出来北洋水师提督

06

丁汝昌最后的结局是兵败,吞食鸦片自杀,最后舰队在威海全军覆没。对丁汝昌的一生,我们总结几点:

第一,丁汝昌的出身,一个英雄先落草为太平军,应该说这对他一生都是一个污点。

第二,丁汝昌能打仗,能冲锋,骁勇善战,这是他成就一生的最主要的东西,也是时代给他的一个机会。

第三,因为能打仗,所以读书少,思考能力不行,没有建立自己的人脉。

丁汝昌在工作中服从的多,独立决策的少,碰到危机局面的时候,往往缺少一种反抗精神,和曾国藩相比就差得很远了。因为有些时候人见识多,能够审时度势,知道什么人该服从,知道什么时候该反抗,丁汝昌在这方面做到了愚忠,所以他的结局自然悲惨。

第四,清政府对他的处理是比较惨的,他尽管吞鸦片自杀,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嘉奖,还被罚没家产,导致子孙流落他乡。

07

这是今天早晨和大家一起讲的清朝的一个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经历。

刚才讲到了他的四点教训,希望后来的人能够吸取他的教训。虽然他没有独立的角色,没有独立的人脉,但是他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是英雄,逢时而生,打仗英勇,有贵人相助,有最好的领导赏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谢谢各位收听,我是李江涛!

李江涛讲人物,丁汝昌,从太平军走出来北洋水师提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