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民宿”的概念由国外传入,依托于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民宿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这无疑是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地区消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块试验田。但个别经营者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破坏社会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正当权益,成为发展共享经济道路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封闭式小区内出现大量民宿,原因何在

  市北区即墨路街道辖区内小港二路一带,多为2010年后新建小区。封闭式小区、高层景观、海景房等诸多宜居因素让许多购房者动了心,也掏空了钱包。笔者查询了多家二手房网站,目前,该区域符合条件的二手房均价已涨到3万/平米以上。

  业主眼中的宜居社区,也是游客心里的度假圣地,加之位置离火车站不远、到市内景区交通也算便利,许多经营者动起了脑筋。

  于是,封闭小区内的民宿大量出现了,同时出现的,还有源源不断的扰民事件。

  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的根本,噪音、侵占公共用地、卫生脏乱差尚可忍受,但住家安全得不到保障,让许多业主忍无可忍。

  部分网络平台打着保护双方隐私的名义,使得多数民宿经营者和入住者无需见面,遑论鉴别入住者的身份,这让正常住家的居民感到不安。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出现语言争吵,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事件频发,让人差点忘了这里应该是封闭式高级社区。

  即墨路街道成民宿扰民的重灾区

  即墨路街道辖区内小港二路一带,是民宿扰民的“重灾区”。笔者用小港二路为关键字,搜索了几个民宿网络平台。爱彼迎显示超过300个房源;小猪短租没有显示数量,但通过地图看,在售房源密密麻麻;途家、蚂蚁短租等均有几十个房源在售。

  小港二路民宿扰民事件,是从今年的旅游旺季开始的。2018年6月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居民多方投诉无果,12345市长热线、政府信箱、地方领导留言板……能反应问题的平台被居民问了个遍,本地媒体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报道,但收到的答复模棱两可。

  从7月开始,即墨路街道办事处承诺居民,将联合多部门成立夜巡队,每天对辖区内某小区民宿进行入户调查,约谈民宿经营者。

  可情况非但没有改善,矛盾还在逐渐加剧,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多次出现冲突。

  8月下旬,居民收到的“答复”让人哭笑不得:因无相关政策,只能对民宿经营者进行说教,调查小组已撤离。下一步街道将会关注相关条例的颁布,一旦颁发第一时间根据条例进行实施。也请各位居民耐心等待。

  不堪其扰的社区居民胡先生在得到街道答复后表示:“作为基层政府部门,最接近老百姓的职能部门,在面对居民的切实需求时,不铺下身子做事,只应付居民了事,将自身不作为推脱给国家无相关政策,将懒政解释为将会关注相关条例的颁布,这样的答复没有说服力。”

  以规劝为主要治理手段,还需耐心等待到何时

  小猪短租上,全市范围内超过10000个房源;爱彼迎的房源地图上,民宿遍布市内各区。不难发现,民宿集中出现在某一区域的情况,并不是独一份,但只有小港二路一带集中出现民宿扰民事件。

  另一位居民张女士说:“现在事情发生2个多月了,即墨路街道办前期没有预防措施,到现在也没有治理效果,一直用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度处理问题,从头到尾,只用一个‘拖’字诀应付我们,最后跟我们说,国家没有相关政策。”

  张女士说,如果事情一发生,街道办就能引起重视、进行干预,可能不会演变成如今的局面。“现在民宿数量依然在增加,如果街道继续抱着维持现状的态度,明年夏天,出现在这一带的民宿数量将更多,矛盾冲突一旦升级,后果无法想象。”居民们对此表示担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